引—饿鬼道
“嗯?时间到了(liao)?”坐在路边烧纸钱的少年如是说。
他关掉了手机上看小姐姐跳舞的短视频软件,用手爬到一边,看了看用粉笔划的椭圆圈,还有些缺口,不过又划了一道补上。
“嗯,烧完了。”看着里面少得可怜的两张千元冥币化作的灰烬,少年挠了挠头上凌乱蓬松的头发,盘腿坐着鞠躬,嘴里叨念了两句:“希望非洲人民吃得饱儿。”之类的话。
然后,他将身后灰色的包袱从身后拿出,直接放在灰上,解开活结。
“开业大酬宾!瓷盆60元一个,塑料盆30元一个,菜刀现在不收钱,每人一把,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没有感情的女声从蓝白喇叭中传出,声儿不大,人儿却不少。
见到人都被自己引来,靠着绿化带的少年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压过了喇叭:
“各位来看喽,就跟您讲,开业酬宾。您看!”
他拿起了摆在左手边的瓷盆,用手弹了一下,清脆的响声和红色的花纹形成了不小的反差,在街道上回荡。
“这盆儿,就一个字儿,瓷实!”
他又抄起了右手边的菜刀,虽然是大路货,盯着看上两眼却不免哆嗦。
“看看这刀儿,够锋,够结实。”
菜刀将人行道砖翘起,又是一刀,刀上没有豁口,砖却被劈开了一道大大的痕。
“嚯,真是宝刀!”他又在那里自卖自夸。
人群终于放下了疑心,纷纷上前买一个盆,拿一把刀,也不乏有些老人直接拿刀的,不买盆。
“哥儿,你是赊刀人吧。”一妹子蹲在少年面前,问道。
听声儿,都是北京老乡,冬似过,春未来,看着眼前的人儿,少年竟有些出神,好像从中看出了春光。
“咳咳。”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赶忙用话来掩盖“本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赊刀人朱书是也。”
他像自己在村里看到的评书人一样,有模学样地顿了顿,手向地上一拍:“待到京城无……”
“小哥儿,你来讲讲赊刀人的历史吧。”
朱书面露难色,皱眉,望天,似乎思索许久,一会儿又低下头,最终以坚定目光:“得加钱!”
“可是没带现金,行个方便。”
“微信扫码也可以。”
还未等朱书开腔,一个戴口罩,墨镜的男人就从绿化带后揪住了他的耳朵,把他从地上提起:“天天说自己去解决什么事了,结果是来这里摆摊。”
“哎呦!老板,邢老板,你轻点,我这不是在补贴家用吗!”
“还补贴,五个里面就只有两人让我省心,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