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论军人的精神-第2/3页





        “好!”

        楚云飞拍了拍手中马鞭:“赵兄真乃人中豪杰也!今日,咱们只谈军事,谈民族大义!”

        “就说说忻口战役吧!”

        赵刚给自己满上了一碗酒:“忻口战役,从积极的方面来讲,这是我们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歼灭鬼子两万余人,沉重的打击了鬼子嚣张的气焰!就是可惜啊!”

        赵刚叹了口气:“从全局来讲,忻口战役仍是第二战区的一大败笔!贵军过于热衷于打阵地战,缺乏主动出击的精神,几十万大军和板垣师团打了三天,硬是全线转为守势,贵军一些部队和日军接触后,竟是一触即溃,望风披靡!”

        “我军袭击了阳明堡机场后,日军已无力再发起大规模攻击,若贵军能抓住战机,全线反击,战果定然不只如此!可惜贵军错失良机,最终还是丢了太原!从战略角度来说,忻口战役的结局,实在是有些窝囊!”

        “害,这个阎老西,啊不,这个阎长官啊,指挥的实在是不咋地!牛皮吹得震天响!可结果呢?”

        亲历过忻口战役的李云龙更有发言权,对阎长官也颇有怨言。

        “云龙兄,嘴下积德!他毕竟是我的老长官,也有他的难处!”

        楚云飞有些不太服气:“打败仗的,可不仅仅是我们晋绥军!中央军又怎么样?中条山之战历时一个多月,中央军损失八万人,而日本人不到三千!一比二十六啊!实乃抗日最大之耻辱!”

        “楚团长,此话,我可有不同的意见。”

        赵刚摇了摇头:“国力贫弱,装备低劣,这都是客观的事实,但是,这并不是一个中**人可以拿来当打了败仗的借口,而且,友军败的比自己更惨,也不是一个中**人可以用来自我安慰的理由!”

        “归根结底,这是人的问题!”

        赵刚淡淡的说道:“是一些军人,缺少了军人该有的气质!什么是军人该有的气质?第一,破釜沉舟的勇气,第二,有我无敌的气势!为什么许多中央军的军队一败再败,能从南京一路败到湖南?就是因为这些部队缺少了那种即使是死,也要从侵略者身上咬下来一块肉的的决意!贪生怕死,岂能打胜仗?”

        “赵兄之言,如醍醐灌顶,楚某拜谢!”

        楚云飞一拱手:“赵兄虽然说的是中央军,可这又何尝不是说的我晋绥军?即使是楚某,也难免落此窠臼!赵兄说得对,军人,要有精神,要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精神为己任,一息尚存,战斗不息!只要有了这种精神,日本人想要奴役中国,他门儿也没有!”

        “楚兄这话我爱听!”

        李云龙点点头:“小鬼子装备和体魄都比咱们好,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好比两个剑客狭路相逢,对方是天下闻名的剑客,我们只是默默无闻的初学者,咱当然不会去主动惹他,可他如果要欺负我们,那咱就必须要还手!哪怕明知是死,也必须亮出宝剑,没有这个勇气,就不要当剑客!”

        “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叫虽败犹荣!咱中**人可不能当孬种!逢敌必亮剑,绝不含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