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五国施压-第2/3页
五国国君都不是傻子,看到大夏现在的反应,他们也是很清楚大夏国的立场。
看来当初禹皇封刘安为大夏的太子太师,果然是在向世界宣布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大汉和大夏已经彻底的联合在一起,所以即便大汉公然撕毁七国协约也没有得到来自大夏的制裁。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七国协约是维持当今天下和平的一份重要文件,当这份协约被撕破之后,这份微妙的平衡将被打破。
而那之后,将会掀起什么样的浪潮,即便是刘安和禹皇都没有办法猜测。
刘安稳定下南越的局势之后,让关羽和霍去病两人留守南越各地,负责进行将南越纳入大汉版图的工作。
而他自己则返回汉京,他还有另外一件事要做。
在刘安返回汉京的路上,他和曹操之间大战的事情不断发酵,终于引发了第一次浪潮的爆发。
第一个跳出来的人,是契丹主耶律阿保机,他这个人本就野心勃勃,而且他早就对禹皇的统治表示不满。
只是因为禹皇太过于强势,他根本不敢招惹,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忍气吞声。
而现在,一些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面,再加上一些人的挑唆,他决定铤而走险,试上一试。
耶律阿保机虽然第一个跳出来,但他的言辞并不过激,只是以询问的语气问禹皇,现在七国协约被刘安撕毁,那他还做数呢?
耶律阿保机的询问石沉大海,并没有得到任何恢复。
紧接着,后金的努尔哈赤也附和耶律阿保机发话了。
第三个跳出来的有些出乎刘安的意料,他还以为吃了大亏的曹操会趁势发作,但结果曹操反而是那个最能保持沉默的人。
第三个跳出来的,是一直在七国之间担任老好人角色的下唐。
李世民依旧是一脸微笑,只是言辞之间不乏一些凌厉的言语。
只是听他的话,就好像是在质问禹皇一样。
这是目前唯一一个敢以这样的语气对禹皇说话的人。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李世民将会承受大夏的怒火时,大夏国却仍然保持沉默,从来没有对外发表过一次声明。
就好像在比武招亲后,大夏像是消耗完自己的精气神一样,再也没有闹出巨大的动静。
现在所有人都在挑衅大夏,试图触碰他的底线。
李世民表明立场后,宋祖赵匡胤也是表态,站在契丹、后金和下唐这边。
只是赵匡胤的语气就要平和很多了,他只是想要知道,七国协约还作不作数,自己是不是需要加强国防。
四国纷纷跳出,最后一个跳出来的,是曹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