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不把大明当回事-第2/4页





        这件事情朱慈烺还是非常重视的,不管怎么说,大船如此珍贵,整个大明都没几个,他们的用途和地点,肯定要弄明白的。

        “梁宽,去查一下,为什么巢湖的船到现在还没过来?”朱慈烺道。

        梁宽急忙道:“是!”

        于是,整个水师提督府,就只剩下了朱慈烺一个人。

        他刚想去火器局,询问一下王二有没有找到关于密封蒸汽机的材料时,许诸冲了进来。

        “太子,那个东瀛的公主怎么说?”

        朱慈烺才想起来,他们还在东瀛抓到了一个人质。

        “对方人呢?”朱慈烺问道。

        “已经送到太子您的寝宫里了。”

        “送我寝宫作甚?”朱慈烺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许诸笑道:“太子,那东瀛公主也是个美人坯子呢,我们可不敢随便享用,只能留给太子您了,属下告退。”

        说完,许诸便离开了府邸。

        望着不远处的寝宫,朱慈烺并没有进去,而是优先去了火器局。

        本来,不管是大船还是小船,其实速度能够更快的。

        但因为没有密封性良好的材料,蒸汽机通过蒸汽产生的动力,没办法百分百的应用在扇叶上,也就没办法百分百的做工。

        之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二找来了陕西那边非常干净的一种黏土。

        这种黏土干燥的时间比较长,粘附在蒸汽机的缝隙上,可以减少蒸汽的外溢。

        再加上蒸汽本质上也是水,极大的增加了黏土的干燥时间。

        可里面那一层能够一直潮湿,黏土的外面就没办法一直保持潮湿了。

        尤其是外面就能直接感受到锅炉里的热量,基本上三五天,黏土的外面就会彻底干燥,再次减少他的密封性。

        所以,蒸汽机刚装上船的那段时间,是跑的最快的。

        在海上跑过三五天之后,速度就会下降,无论怎么加大煤炭的燃烧量。

        可即使如此,那也比手划要快的多。

        这也为什么,他们在海上所向无敌的原因。

        到达火器局之后,王二还在研究着面前的超大型蒸汽机。

        现在的王二和朱慈烺的想法是一样的,他们都在思考到底什么材料能够实现密封。

        在蒸汽机刚出来的时候,那时王二甚至不懂做工是什么意思,更不懂为什么要密封。

        如今,在朱慈烺的熏陶下,现在的王二,是唯一能够跟上朱慈烺思路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