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京城土豆大丰收-第3/4页





        于是,他越发努力起来。

        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居然真的就把这一人高的蒸汽机,安装在了大船上。

        当这艘能够装载二百人的大船,在蒸汽机的驱动下,把大海一分为二的时候,朱慈烺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所有人,都给我加速!”

        火器局忙碌了起来,改装部也忙碌了起来。

        步枪每天都在往天津港送,巢湖水师那边的五艘大船,也送了过来。

        大明水师孱弱的不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大明末期的经济本就全部在陆地上,朝廷都快顾不过来了,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投入到水师的身上。

        不过有了这十艘船,朱慈烺有信心,让大明海上的经济能力提升上来。

        ......

        林玉吉又开始来到崇祯面前诉苦了。

        “皇上,户部又快支撑不住了。”

        每次听到林玉吉过来叫唤的时候,崇祯都忍不住叹气。

        “还剩多少钱?”

        现在大明的户部,天天都没钱。

        因为朱慈烺对火器局的投入太大了。

        一开始,林玉吉和一些文武百官对此颇有微词。

        但因为朱慈烺的强势,以及崇祯还有明显的偏向。

        他们抗议也不会在明面上抗议。

        有段时间,户部确实受不了了,这群人才终于在明面上抗议。

        可是,这种抗议对于朱慈烺来说,不疼不痒,不咸不淡,朱慈烺甚至懒得搭理他们。

        直到倭寇来袭,东印度公司开始入侵大明岸边的时候,这帮人才终于明白,朱慈烺的良苦用心。

        不管是倭寇,还是东印度公司,大明的水师都无法抵抗。

        所以,海商出去了,却几乎不怎么赚钱。

        原因很简单,他们出了海,就会被掠夺。

        所以所谓的海商,也不过是把大海当成了一种出行方式,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航行,做的生意还是在大明境界。

        也有一些胆大的,把生意做到了其他国家,但他们的遭遇都是九死一生,历经千辛万苦。

        现如今,随着朱慈烺的两次大胜传到朝廷里,朝廷里的文武百官终于不再废话了。

        也因为如此,让之前的一些海商看到了机会,他们借着朱慈烺的威势,尝试性的离开大海,开始盘活大明的经济。

        这些好处都是肉眼可见的,文武百官终于无话可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