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购买机器



        春寒料峭,夜色静谧,灰白的墙面,明暗不定,李文东裹着发霉的棉花被躺在床上。左手边拿凳子架着一个小太阳,连续打了十几个电话,各种寒暄交代。

        他现在正伸着颤抖的手指打开微信,对着一个叫小轩的人点开视频通话。“咚”的一声,五六秒后对方挂断,他慌忙再点开。这次对方切到语音通话,李文东舔了下嘴唇,平稳着气息缓缓道:“小轩啊?睡了没有?”“爸,这么晚了还没睡啊?还在乡下吗?”

        李文东尽量控制住眼泪,没往外流,咧着哆嗦的嘴唇道:“嗯哪,在乡下,快开学了吧?以后要多注意身体,到了外面…”“哎呀,晓得啦,还有什么事没?”“没了,你妈呢?”“值班呀,这个星期都值班,没事就挂了吧?早几困呀!”

        李文东都没来得及说好,又听到“咚”的一声挂断了,他想,这个小王八蛋又玩游戏呢,怕断网吧!没说两句就挂电话,不过这次却没想骂他,满脸的带眼泪的笑容。

        大女儿嫁到外地,算是和家里彻底断了联系,留下的只有对她的无尽思念和深深的愧疚。

        上班二十多年,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接送小孩上下班,闲暇时和战友同事喝酒打牌,时间就这样如流水般划过。去年底和几个朋友一同商量,生活不该这样平凡,它应该有闪光点,再不趁着还算年轻去拼一把,就来不及了。

        几人时常会到金县唯一一家生产口罩的医疗器械厂转悠,那里彻夜灯火通明,24小时火力全开,老板一家七口人纷纷上阵轮流倒班。这里应该蕴含着巨大商机,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各种***层出不穷,药物品牌越来越多,或许可以先从口罩入手进入这个市场,李文东伙同几位有志之士纷纷请愿,愿为家乡建设保驾护航,到沪市采购最先进的口罩制作设备,为大家的健康做保障。

        全自动内耳带口罩机,用超声波焊接方式,当口罩移至加工的位置时,超声波自动产生,在耳带上形成微振幅高频率的震动,并瞬间转化为热量,熔融所要加工的材料,最后使耳带永久性的粘贴或埋植在口罩本体内侧。

        整个过程仅需一名工人即可完成,四人惊叹科技的先进性竟能达到如此地步。30万一套就算翻倍加价也能买四套,整一个大一点的厂子,电源一开机器转起来,不得了,一套机器每天生产8万只口罩,按现在一毛钱出厂价算,有8000块,四套就是32000一天,生产三个月就是288万。算40万一套,四套160万,扣除成本,人工,布棉材料成本,80万差不多。人均20万啊!九个月就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四人算算,真是暴利啊!李文东指出,帐不能这样算,还有厂房租金,水电费,损耗费,运输费等等不过50万一个还是有的,一年不到就能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四人都要疯狂起来。

        理想很**,现实很骨感,最起码的销售问题都没有考虑过。正当四人抱着满满的热情,驱车赶到沪市伏钢机械制造厂大门口时却看到冰冷的钢铁大门。保安告诉他们库存早就卖光了,没有工人,购买不到原材料,只能等下个月开会专门研究这个事情。

        毕竟这算是个短期投资,多一个月就多损失一个月的利润,那可是快要数以万计的日利润啊,四人觉得不能等,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机械厂有成品卖?保安告诉他们估计全国的设备都已经脱销,保安最后建议可以看看二手市场,说粤省有个全国最大的机械交易市场,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李文东扔了两包烟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