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话本
吃饭之前,他们还被特地叮嘱过洗了澡再去的食堂,洗干净后,这会儿他们站在人堆里,看起来也不招人嫌弃了,大家都按照规矩,老老实实的排着队打饭。
朱大叔也站在其中,他的妻子王氏正留在宿舍里,不仅要照顾老人孩子,还要把他换下来的脏衣服洗了,因此现在来打饭的只有他一个人。
好在食堂里的饭菜够吃,朱大叔跑了两趟,就把一家人的午饭打齐了。
虽然房间里什么都没有,但是好在他们自己把铺盖都带上了,简单的在地上打了个地铺,然后将老娘安顿好,这才给儿子女儿都好好的洗了个澡,然后用最后干净一点的水接着洗衣服。
宿舍附近就有一口井,因此用水还算是方便,但是因为现在用水的人多,所以还要排队,几趟下来人还是会累,因此大家用水还是很节省的。
等朱大叔打完饭回来后,一家人就坐在屋子里先吃饭。
他们家虽然有五口人,但是老人和两个孩子吃的不多,因此一共打了三分饭菜就完全够吃了。
全家人已经很久都没有像现在这样,身上洗得干干净净,像是掉了一层皮,然后坐在干净的房子里,舒服的吃着饭,甚至还带着不少的油水。
在这份难得的空闲时间里,一家人终于不再为了明天要怎么活下去,而惶惶然。
如果说对未来还有什么不确定,那么到了现在,也已经不会为此烦恼了。
当然,跟朱大叔一家情况差不多的还有许多人家。
村里人也都知道作坊这次招了不少外面来的人,为了让这部分人能够不一开始就被排斥,魏秋云还特地又给村里捐了不少钱。
加上之前魏秋云为了村里的救灾行动,已经出了不少粮食和钱,村里大部分人对此还是心怀感激的。
虽然有些人心底还是有意见,但是看在钱的份上和魏秋云的面子上,只要那些人安安分分的,村里人都没话说。
当然也有嗅觉敏锐的,知道村里人要增多了后,就把自家编成的一些竹筐篮子之类的东西,带到作坊宿舍前面来卖。
只要是价格合理,魏秋云并不会拦着他们,毕竟这也是件互惠互利的事情,有来有往,大家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更加融洽。
有了一个吃螃蟹的人,后面其他人也跟着看到了商机。
毕竟不是所有流民手里都完全没钱,不少人还是带了一些救命钱在身上,现在既然在这里安定了下来,自然还是愿意添置一些东西,毕竟宿舍里什么都没有,全都需要自己填补。
于是到了下午的时候,不仅有带竹筐过来卖的,还有卖桌椅板凳的,甚至有些村民还把自家的菜摘了带过来卖的。
这些东西竟然出乎意料的好卖,尤其是各种蔬菜,虽然作坊里有食堂,价格也不算贵,但是对于精打细算的农民来说,自然是能省则省,尤其是家里人多的,更是需要自己做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