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斋宴 31



        沐诚和两个弟子是三个月后回来的,镇江和嘉定的铺子被人占了,都是官府的亲戚花了几个钱买去的。常州苏州等地的铺子依旧是老掌柜,据说那边经历过战祸,是后来又收拾出来重新开的买卖。

        沐西心中有数,这事不着急,眼看着她来这里快一年了,斋菜还在学习中,就如方丈所说,她做的东西依旧不够虔诚,贵在新奇巧妙。沐西汗颜,但她知道自己是不够心静,或许在心境上她连自己的徒弟都不如。

        沐西没学新的菜,德明说能将罗汉上素做好什么都不需要学了。因为那道菜已经融合了多种食材和烹饪技巧。

        掌握了复杂的菜品那些简单的菜迎刃而解。练菜是需要消耗材料的,现在不光沐西练习,还有那些弟子们。为了美好的明天,沐西从冬笋破土就开始收集材料,尤其鼎湖上素的材料,如果不收集她怕空间那些材料早晚会被消耗干净。

        三姑:草菇、冬菇、蘑菇,原材料很好找。

        六耳:木耳、银耳、石耳、桂花耳、榆耳、黄耳,也都能找到,而且她在空间存了不少,以后要更加努力储备。

        九笋:芦笋、冬笋、毛笋、凤尾笋、菜笋、姜笋、甘笋、猪肚笋、吊丝笋,别的笋都好说,猪肚笋不知何物,沐西一直用龙须笋和箭竹笋代替。

        沐西不觉得要固定在哪种笋上,当时大师创作这道菜也是根据自己所能获得的材料做的。

        一笙便是竹荪,这玩意她真的很多,不管是新鲜的还是干货,在云南的时候就没少弄这东西。只是在食用它的时候将有异味的部位清除干净,不然整道菜全完了。

        边练习边收集整理,隔几天沐西便会做上一道罗汉上素让德心师傅给方丈带去。最后方丈发话了,可以了!“不是你做的好了,而是我吃腻了!换菜!”

        还真是不好伺候的和尚!沐西只好做了给德明德心两位师傅,同样材料不同的人做出来总是不一样。沐西在无数次被否定后,开始尝试变换里面的材料,寻找着最合适的搭配。

        某一天德明师傅吃了一口沐西的菜猛然一抬头:“你里面换了什么?我觉得这味道比以往的都要好。”

        沐西翻看了一下自己的记录,“银耳换成了羊肚耳,菜笋用了燕笋,姜笋也没用,多了雷公笋、麻竹笋,蘑菇也换了换,这次用的是香菇。”在众多菌菇中,干香菇的味道始终是沐西最爱。

        扬州这边笋多,燕笋、雷公笋、麻笋都有,味道十分好,新鲜的竹笋代替菜笋姜笋是沐西早就想做的。还有配菜,不一定要用那些,只要口感颜色好即可。

        “你做的很好,菜本就没固定格式,应该学会根据时令变化里面的东西。”

        沐西却没高兴,她依旧想用原来的材料做出满意的斋菜。沐西将新的搭配菜方给了德明师傅。

        作为回报,他帮沐西分析了一下她做菜失败的地方,“心不够静,处理材料有些依旧欠火候,还有味道掌控,这需要你自己摸索。可能是个人口感的问题,你做的不一定错,只是不适合我的口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