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若为良医-第2/4页





        “oh  no,师父,我啥都没见。”小刘连忙举手作投降状。

        “哈哈,元叔叔,不用这么僵硬,嗯……您就想象面前坐着您的亲人,或者是您喜欢的人,对她笑不就好了?”苏甜甜托腮道。

        元岐一脸黑线,脑海中却突然冒出了一个身影。

        看着他越皱越深的眉头,苏甜甜长叹了一声,从兜里取出手机,点开一张图片给他看道:“喏,现在呢就是我们家季医生坐在您面前,就像平时对她笑那样自然就好啦!”

        身后的汪洋忍不住笑出了声。

        像是被戳破心事的孩子,元岐清冷的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丝红润。

        “咳,懂了。”他说道。

        经过一番波折后,元岐总算找好了合适的表情,录制继续进行。

        “您作为济德堂门诊中医科的负责人,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呢?”

        “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能否为我们描述一下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一天’?”

        “在您平时的工作中,有遇到过印象比较深刻的患者吗?”

        元岐依次作答。

        按照计划,苏甜甜又继续问道:“您是锦城大学医学院毕业的,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学习了中医?您对于这个职业有何看法呢?”

        “其实算是偶然,那时候高中放假时闲来无聊,拿了家里的一本《伤寒杂病论》看。正好是冬天,有一天和朋友们出去玩完后着了凉,第二天就发烧、咽痛,浑身无力。那几天有亲人去世,父母都去了外地奔丧,只有我自己在家,外卖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可以送药上门。于是我就按书里看来的,在家里的药房自己配了一剂小柴胡汤。”

        “当时也不懂得掌握配比和用量,只是看着差不多,就把药材都扔进药罐里熬着,熬好后自己倒了一碗,捏着鼻子就喝了下去,心里只想着死马当活马医。毕竟那个年代大家都觉得西药才是最管用的,并没有像现在一样意识到传统中医的重要性。就这样喝了一天后,我感冒的症状明显缓解了不少,等父母回家的时候,身体已经恢复如常了,而且也不像以往生病时吃西药吃多了感觉身体哪里都不舒服,精神反而比之前更好。从那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在当时那样的医疗环境下,父母还是坚持开一家中医馆,我们的传统中医,自有它不可取代之处。”

        “原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看来是这次误打误撞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苏甜甜感叹道。

        “是的,后来上大学时我就选择了中医。记得大二时,老师给我们讲课,恰好也是讲《伤寒杂病论》,提到了书中的一句话‘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人立于世,当志存高远,若有能力则向上走,纠正世间的污浊,若自问没有如此大的能力,便退而救民。身为医者,既为当自觉为良医,时刻站在治愈生命、维护健康的最前线,因为救民便是保国,国家有了人民才可为国。从这一点来说,为良相或良医实际上都是人所应该具备的一种责任感。”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有自己的使命的,但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无论如何追逐自己的目标,到最后都是要回归到社会中,为这个世界做些事。因为你会渐渐发现,只要你所追求的是积极的、美好的,它或多或少都是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方向,这时候个人目标也就变成了整个社会群体的目标。医生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早日医治好患者,患者希望自己身体健康,而这也是整个社会的愿望。所以,大多数职业都是在为社会向好发展而贡献力量,医生也一样。”说罢,元岐淡淡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