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有风有雨,战战战!(四)-第2/4页





    他坐到一旁,抬头目光微微迷离,“不过此时想想,刘正他们会有这番动作,便是因为当初我去涿县说的太多了。破绽还是我留下来的……”

    蹋顿拍了拍他的肩膀,颁下摇摇头,“我没在愧疚,便是想说,如此推测,他们可不止观察入微,还对我等夺汉之心提防甚严。可近来其余各郡都有冲突,你这里却太安静了。便是他们集合人马于广宁、宁县二城,自知不敌才不敢轻举妄动,却也不至于一点动静都没有。若当真是你不动他们才不动,如今你动了,他们今夜也应当……”

    “先发制人?”

    蹋顿在此一直按兵不动,平日里斥候来回,便是与张曼成的斥候碰了面,也是让那些人尽量避让,凸显出自己这次真的是受了刘正陷害,不得已才起兵,但仍旧控制着上谷乌桓部落不得冒犯汉民的姿态——也就是装弱势,装识时务,来堂堂正正找刘虞要个说法。

    这方面随着刘虞的病危,算是彻底失败了,但也是因此,他尚不知道广宁、宁县两县进驻的人中除了黄巾军,还有黑山军的精锐。

    在他所了解的情况中,这些人大多衣着朴素,镰刀锄头之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能拿来当武器,纵使其中还有人冒充黄巾军汇集过来——甚至还有公孙瓒的人,但当确认公孙瓒其余一万七千人余人一直停留在右北平与渔阳两地,知道此处绝大多数头戴黄巾的人都是不善征战之人,他便将南面两城的守军都当成黄巾军来看待了。

    黄巾军是乌合之众,那是出了名的,便是刘虞手下那些郡兵参杂,那些郡兵也是不善征战的,蹋顿也对那帮人有所轻视。

    不过夜袭往往并不一定需要精锐,夜色下只要人多,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得到奇效,这些他知道,所以之前他让各方大帅、首领整顿军马时,同时也派出了大量斥候游弋四周,侦探可能出现的敌袭,此时见颁下在他的问话后点头,他笑了笑,“不是已经说了,能想的都想到了。之前你在睡,我已经让斥候散开去巡逻了。这点警觉我还是有的。”

    颁下却摇摇头,“你的安排,我找人问过,知道。”

    既然知道,颁下还要提及,显然是慎之又慎地往更深处想了,蹋顿挑眉望过去,颁下又喝了口酒,火光下眼睑微埀,脸色明暗不一:“之前就说了,我等猜想广阳、渔阳二郡有公孙瓒的人参杂其中,这里也未必没有……我便当成有来看待。我知道于你而言,三千人分开来看似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但实则只要有一个人能够喧宾夺主抢了兵权,就能让这群乌合之众对你产生极大的威胁了。”

    蹋顿微微蹙眉,颁下解释道:“公孙瓒手下人马,大多知道你素来谨慎,喜欢权衡,攻守之间喜欢稳扎稳打,凡事面面俱到。你之稳重,他们用不死不休来破,除却他们本身就实力不凡,这是以往让他们战无不胜的缘由。你看,就譬如方才,我问你为什么不留下刘正,你还是说了一大堆利弊。你做事喜欢留上一线,所以遇到恨不得全灭了我等的公孙瓒,难免气短……其实你当时会逃,也是心里怕他,又察觉到刘正有杀你之心,也怕他和刘正里应外合,让你沦为置鞬落罗的下场,对吧?”

    蹋顿脸色一滞,颁下笑了笑,“你之聪明反倒成了公孙瓒他们眼中的软肋。尤其是范方、田畴、严纲这几人,素来勇武有谋略,其中尤其以田畴最善统兵,公孙瓒无论去了哪里,都会让此人坐镇中军。但是我等也得到消息,刚好他就是那三千人之一。”

    “我便以田畴为例了,此次他必然推算出你除了有心去蓟县找刘正要公道,还想着带着这些人回去右北平。毕竟战事一起,定然有不少人希望将广阳郡阻断,那样一来,往后上谷与渔阳两边的乌桓就能各自为政了。这些人你不会放弃,你我心知肚明,田楷也必然知晓。而且他也知道你并非真的屈服汉朝与刘伯安,此次刘伯安病危,你又差点被刘正害死,往后你定然会复仇,他能推算出来。”

    “所以他肯定要带人一路追杀,竭尽所能地将这些人留在此处。尤其是在此时,让我等出师不利、丧失军心的时机,他不会错过!甚至还会突袭去提醒莫护跋配合围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