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背弃一切旗帜(8)



“阁下……”

“啊,或许传达这些话会是多余的。我不相信会两次输给比我年轻五十岁的黄口孺子。或许会有个万一……”

身体行动稍微有些不灵活,比年龄看来还年轻的肌肉也松落了,比克古的外表已明显地显现老态,但是,他的眼神和声音都还有着足以胜过壮年人的活力。他之所以敢这样发出豪语并不是不服青年,而是发自他肯努力的信念。少校因为理性之外的因素知道了自己只能遵从老提督的命令。

司令官室的门开了,“第二代面包店老板”现身了。或许是已经接到报告,他丝毫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一脸温和地朝老元帅敬了礼。

“欢迎您回来,阁下。”

史路少校事后曾说过,他从没见过这么贴切的问候语。

“您好像说不带三十岁以下的人吧?我已经三十八岁了。我想我应该有资格同行……”

闭上本来要张开的嘴巴,比克古元帅摇了摇他的满头白发。因为他知道这和史路少校的情形不一样,多说无益。

“你也是令人伤脑筋的人。虽然杨提督很需要人才。”

“前辈太多,年轻人很难处理。杨提督只要有卡介伦一个人就够了。”

老元帅点点头,越过墙壁,把视线投向远方。

“……皇帝莱因哈特没有把你我当成战争罪人来处置,就个人而言,他甚至有恩于我,而我却要违背他。年轻人固然不需要拒绝这个散漫的国家,而我已经活够了。”

老元帅抚摸着削瘦的两颊,对站在一旁的史路少校笑了笑。

“啊,对了。史路少校,我家地下室里有一个黄色的木箱,里面有两瓶上好的白兰地。你带一瓶去给杨提督做礼物。”

莱因哈特发出华丽的怒吼直达真空宇宙的一端。杨威利在“非正规队”的临时旗舰,号称不沉的战舰“尤里西斯”的一个房间内听到了这一段话。

年轻貌美的皇帝和他背后展开的鲜红色军旗,在杨的脑海里重叠着扩大开来。就是那面黄金狮子旗。除了那个年轻人之外,没有人适合与这面旗同时出现、存在。

“礼遇杨元帅”这句由皇帝口中说出来的话,在杨的心里投下了外人无法比拟的阴影。表面上他只是调侃地说道“难道不给契约金吗”而遭到幕僚们白眼相向。可是,就因为是“非正规部队”的幕僚,所以会把他的玩笑当玩笑来包容,以同盟政府的立场来说,他们一行人的行为并不正当,同盟那边一定会把杨的发言视为投靠帝国的证据。

事情走到目前这个地步,杨也不是没有左右为难的困境。如果把因不当地逮捕他、谋杀他未遂,而使他逃离海尼森的经过明确剖析,就暴露了同盟政府侵犯法律尊严的事实,让人们无法继续信任民主共和政治。如果杨要问“我是为了什么而战”,那不仅否定了他自己的过去,也严重地伤害了那些为共和制度而奋战者的尊严。

杨知道自己很傻,但是,他对同盟政府还抱着一些期待。他还希望政府自认错误,当面向他谢罪,请求他回去。

若是在原来的情况下,这种事应该值得期待。民主政治不就是从否定国家及权力机构的无谬性而出发的吗?承认自己的过错,有自省及自净的意念,不就是民主政治的优点所在吗?

然而,同盟政府只是一味地沉默,自始至终都以最彻底的形式允许帝国先发制人。因为帝国公布的是“事实”,要凌驾于这个“事实”,同盟只能以具有真实性的虚构“事实”来抗衡。而这个“事实”又不存在,所以同盟政府只好保持沉默。

杨回归同盟政府的路已被斩断了。在事情尚未发展到这个地步之前,他不呼应艾尔·法西尔的自立宣言,以吃光物资而无可选择的形式持续潜航的心血都白费了。皇帝说要礼遇杨的宣告并不是谎言。在巴米利恩会战之后,莱因哈特也曾劝他加入帝**。莱因哈特藉着诉说自己的真正心意来制造最大限度的政治效果,完全斩断了同盟政府和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金发年轻人不凡的地方。杨不得不对他大加赞扬。

杨虽然否定**政治,尤其是“戴着慈悲面具而有效率的”善政,但是,他并不憎恨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这个人,这是他理性的偏狭,还是出于感性的无原则性呢?杨自己也很难判断。不管怎么说,杨现在不得不趁着帝国和同盟之间的对立抗争而注意第三方势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