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爷,就说,我们能不能要点形象-第2/3页
他虽然说话口齿很清晰,但是思维还是比较混乱的,经常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而且但凡涉及到他母亲的话题,他都会显得很激动。
绕过好长一条游廊,他们进入一栋面积颇大的宅子。
古时都是聚族而居,特别是大家族,那都是围绕着正屋拓展出去的。
最有名的一个山西老院子,直接一个家族就占了半座城。
何家虽然还没有这么厉害,但占地面积也不小,巅峰时期据说一共有近两万平米面积,十二个大院,近四十个小院,五百多间房。
当然随着时间的逝去,何家大院已经缩水至三分之一,但剩下的面积也不小,还有六个大院,十七个小院,以及宗祠等建筑。
跟晋地其他大院主要以商业起家不同的是,何家更偏重文化传承。何家祖上中举做官的几乎每一代都有。到现在,何家后人里面老师教授文化工作者和政府职员也不少。
一路过来,董宴如眼睛都看花了,特别是每一处院落的衔接,每一处小花园的设计,就没有重复的。要不是何家让她有些避而远之的缘故,她真的想厚着脸皮住下来。
就这一座大院,她至少能研究半年。
“这里就是你的院子,你住下来。”
老头期盼的看着她,而她则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之前她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说过,晋地的古建筑多木质结构,此间的建筑虽然不如北边的金碧辉煌,不如南方的精致秀美,但其独有的恢弘大气,稳重严谨,是数个朝代,几百上千年晋地留下的印记,是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眼前这座院子几乎每一处都透出一股尊贵,里面的雕刻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依然难掩精美。
董宴如简直目不暇接,恨不得掏出照相机从各个角度咔咔咔。
在步入正屋的客堂后,她这才真正的惊呆了。
客堂侧壁上挂的一副人物肖像绣品,让她惊得差点眼珠子都掉下来。
如果不是服饰的绝对不同,她都会以为是谁以自己为模特绣的这幅画。
也是见到这件绣品后,老教授才明白,为啥老朋友的大哥会这么坚持要拉着董宴如过来。这要是说没一点血缘关系,他第一个不赞同。
血脉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明明中间相隔了两代人,可当她们隔着时空凝望彼此的时候,从骨髓深处翻涌上来的情感连理智都无法克制。
闻讯赶来的其他何家人看到这一幕,都沉默了。
住在老宅子另一头的何老的四哥跟大哥关系不怎么样,听到说小弟带了个人回来,长得跟他娘亲很像,何老大跑去拉着人姑娘不放,何老四就颠颠儿的过来看热闹。
但是在他看到董宴如之后,脾气出了名的桀骜不驯的他也不说话了,老泪纵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