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节奏太过超前-第2/3页
村长考虑了一下,果断说他啥事儿都没有,等会儿就直接跟他下山去找董宴如问个清楚。
甚至都嫌他们几个人动作慢,回头招呼了一声,哗啦啦就冒出十几个青壮大小伙子,小一百斤的螃蟹小鱼跟河虾,又是他们帮忙背下山,装上了农用车的。
小得跟董家爸妈也很熟,见状,直接在董家村外面把他俩扔下,自己一个人驾车去了镇上取冰,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县城。
董宴如今天正好在家里做铁锅炖小鱼,旁边还贴了一圈锅边馍。
小鱼是河里捞出来的野生鱼,一个巴掌大小,肉不厚,刺还有点多。她怕被鱼刺卡住,特意过了油,又加长了炖小鱼的时间,就想着让骨酥肉烂一点才好吃。
家里吃饭的人有点多,她表舅两口子连带两个外孙子,还有乔家老两口,另外还有隔壁小五家的三兄弟。
米饭蒸了一桶,又炒了些青菜,做了个碎虾米炒粉条,拌了新鲜的笋丝。
分量很足,全是用盆装的。
董向东带着榆树村村长到的时候,刚赶上吃饭。
董宴如一看小得没来,就白了她哥一眼,说黄世仁都没他这么抠门的。
董向东眼神飘忽,承认自己也没想这么多。
董宴如用两个饭盒,装了些菜放到橱柜里,跟董向东交代,下午去镇上的时候,记得把菜给小得送点过去。人家帮着忙前忙后,连顿吃的都捞不着,下回还有谁愿意帮忙的。
知道榆树村的村长来了,表舅直接把他们村的村长和大队长也叫了过来,加上乔爸爸,正好几个人可喝一盅。
董宴如见状,想了想,去把之前买的豆腐皮切成丝,加了点肥肉和干辣椒,炒了一大碗,给他们下酒正好。
酒过二巡,就说到冷水鱼的事儿。董宴如表舅都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问董宴如啥叫冷水鱼。
其实说这个的时候,董宴如都是脱口而出的。在这个年代,大部分人连养鱼的念头都还不具备,特别是他们这种农村,都是想吃鱼了自己去河里捕鱼。
但是再过几年,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的过度化学污染,水质变坏,野生鱼的生存资源进一步减少,这时候才是人工养殖鱼的高速发展期。
不过现在要忽悠她表舅他们,也不用拿出真正的冷水鱼来说。
“其实就是四大家鱼了。只不过山涧水养殖的鱼,肉质更好,也因为水质的原因,鱼不容易生病,体内的微量元素更丰富,所以比普通鱼塘的鱼要优质一些。价格也更贵一些。”
不过就价格这个因素,已经是最早起桎梏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的功夫养鱼,人家能一年出一塘,你只能两年出一塘,这不就拉大了差距了么。
所以在后期,冷水鱼基地才会发展高品质高品种鱼类的养殖,跟传统的温水性鱼类拉开差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