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太极也来凑热闹-第2/4页



    得防着狡诈的贺今朝一手。

    特别是现在入主京师,容易被贺今朝针对。

    他万一想要利用大明旧臣一同来抵抗我大清,岂不是变相的把所有人都推到了大清的对立面?

    这不利于我大清笼络明廷治下百姓以及士绅们。

    随后宁完我又提出假以时日“从宣大入手”,借着与贺今朝结亲去送亲的时候和名义下手,搞得天下皆知。

    让天下人都知道反贼贺今朝是与我大清相互勾结。

    呸,互为翁婿之谊。

    到时候我们掉头就徐趋北京,长堑久困,相机夜袭。

    谁敢来援,就打谁。

    若北京一得,山海一闻,祖帅不召自来,大事规模方有次第。

    关键是贺今朝他在想要举起正义大旗,根本站不住跟脚。

    你一个汉人与外族人勾结的大明反贼,还想着为大明报仇,岂不是徒徒让人笑话?

    宁完我的这番话,深得皇太极之心。

    现在攻打京师的策略是行不通的。

    群臣对于进兵路线,攻取目标都提出了许多建议。

    但总结起来是四种方案,第一就是直接打北京。

    第二是先打山海关,第三则是渡海取登来,第四是走宣大入北京。

    皇太极对于北方形势以及辽东形势,甚至中原形势做了全面的思考。

    现在打北京实为不智,不仅会出现太多的变数,那些大明围剿反贼的人,也会放弃围剿反贼,同大清作战。

    现在攻取北京的主张,皆是时机不成熟。

    究竟什么时候下手,还要看天下大势的变化。

    最重要的原因,皇太极感到目前自己的军事力量还不够强!

    先不说有锤匪贺今朝曾经帅军击败过他。

    单单说是大明城池众多,百姓众多,他几次劫掠大明的经验告诉他,只要官民一心,真有县城是他无法攻克的。

    语言风俗习惯与大清不同,顺从反叛都在一念之间,想要真正降服他们是很难的。

    就怕他们给你跪在地上了,可心里想的还是要反抗。

    等你以为攻克此县,前往远处作战,他们就能聚集起众人来袭扰你。

    而且皇太极认为既然要征服大明,指定是不能随意屠城的。

    否则就算占据大明的某些地方,那里都成了空城,还有什么用呢?

    皇太极想着一方面继续积攒力量,一方面等待时机。

    待到下一次遇到贺今朝,与他对战能有更多的底气。

    否则多败几次,大清甭说鲸吞大明半壁江山了,到时候自保都会陷入困难。

    即使皇太极努力的捏合女真人,命名为满人,可人数始终都是少数。

    那些野生女真人,在他眼里也多是耗柴。

    所以皇太极也批评了那些汉官,认为他们急功近利。

    尤其是动辄就要航海去山东,攻山海关的策略。

    “上天给了我有限的兵力,若是亏损太多,朕将来如何能够更进一步?”

    皇太极甚至对祖可法等人批评,你们出这个主意,就是为了敌人而损害朕的兵马,这个战术有个屁用?

    渡海的风险太大了,皇太极更加损失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