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张献忠起事-第4/5页



    陛下虽然剥夺了我的官职,叫我戴罪立功,可我要是没有功可立,临死我也要拉上你。

    对于这种狠人,在大明体系下的左良玉,饶是桀骜不驯也是没辙。

    令旗一到,左良玉只得冒着暑气讨伐。

    左良玉同河南副将罗岱率领部众冒着炎暑进兵。

    他让罗岱打前锋,自己跟在后面。

    从襄阳起程,官军只走了两天粮食就接济不上。

    士兵饥肠辘辘,沿途采摘山中野桃、枣子为食。

    有的把军马杀了吃,有的甚至吃树叶,直至十天后才赶到房县。

    张献忠则以逸待劳,在房县西八十里的罗喉山布下埋伏。

    且故意“羊败二阵”,诱敌深入。

    官军进入埋伏圈后,义军一声令下,把官军全部包围。

    官军情知中计,乱成一团,副将罗岱被杀,左良玉拼命突围,大败而回。

    连总兵官的关防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士卒死者一万多人,丧失军资器械不计其数。

    左良玉逃回房县清点人数,剩下的还不到一千人。

    一向骄悍的左良玉当然不愿代熊文灿受过,写了一道奏疏给崇祯。

    他把熊文灿在张献忠反迹已躇时阻挠他出击,纵虎归山后又强令他冒险,以及其他种种劣迹和盘托出。

    崇祯大为恼火,下旨逮捕熊文灿,进京师的诏狱好好审问,该杀杀。

    令左良玉连降三级,戴罪自己反思。

    该听话的时候桀骜不驯,不该听话的时候真他妈的听话。

    朕都不知道你脑瓜子,是怎么被熊文灿给吓唬住的。

    当初熊文灿当总理初期,你那狂妄的劲头怎么没了?

    张献忠谷城起兵,大败左良玉后,原先接受招抚的造反武装纷纷响应,根本不鸟王光恩的血盟,大明招抚的形势急转直下。

    自从清军北撤后,言官弹劾杨嗣昌的奏章不断送进宫中,使杨嗣昌坐立不安,屡次上疏引罪。

    崇祯令其落职冠带视事,不久又以叙功名义恢复他的原官,对他卷顾不衰。

    杨嗣昌又推荐了陈新甲担任兵部尚书。

    当杨嗣昌庆幸自己可以解脱军务时,传米了张献忠反于谷城的消息.使他无法睡一个好觉。

    因为杨鹤的书信,就让他睡不好,现在夜里更难睡着了。

    谷城事件的贵任者熊文灿是他推荐的,熊文灿被逮,“讨贼”重任何人堪当?

    崇祯也在考虑这些,杨嗣昌机敏掩盖下的粗疏,且言过其实,已被阻挠群议用其为阁臣。

    在朝廷继续待着也没什么用,熊文灿那个职位还空着。

    不如令其外出督师,万一成功,可以谢天下,也可以显示自己卷顾杨嗣昌的初衷。

    杨嗣昌察知皇上的意向.立即自告奋勇请命督师,因为没有留别的路给他走。

    既然父亲说锤匪很强,那我就先拿张献忠练练手!

    祟祯作出决定,派杨嗣昌代熊文灿督师。

    他在杨嗣昌的请罪疏上提笔写下了这样的谕旨:

    “辅臣屡疏请罪,诚恳愈加,尤见守法之意。

    可今叛寇猖獗,总理革任,以辅臣才识过人办此差事,可星驰往代,速荡妖氛,救民水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