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真有人总是会上同一个当哎(二合一)-第2/4页





    张献忠便拿这些军饷和当地士绅搞贸易之类的。

    勋阳抚治戴东旻把此事上报给朝廷,因为他认为张献忠说的就是屁话。

    贺今朝都已经快要占据三省之地,做的事比张献忠挖大明祖坟还要过分。

    像这种彻头彻尾的大反贼,岂会因为一个投降朝廷反贼的话,而改变自己的抉择?

    他张献忠的脸面要真有那么大,早就让贺今朝伏低做小了!

    能占据山陕之地早就是张献忠,而不是贺今朝!

    这种屁话熊文灿都深信不疑,着实是让手底下的一帮抚治气得想要跳起脚来骂他。

    】

    难不成总理被张献忠,送去的美女珍宝迷瞎了眼睛?

    杨嗣昌接到抚治的奏疏后,对于熊文灿没办事先撒钱的行为,极为不满。

    真当朝廷的剿饷是那么容易被凑齐的?

    他娘的,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杨嗣昌给熊文灿着重声明,一日未靖,为抚为剿未有定论,当局须有深心,未可轻泄,翻致成灾。

    他要熊文灿“明抚暗剿”,别听皇上的,他不了解前线。

    绝不可泄露机密刺激张献忠。

    至于贺今朝自是有洪承畴在前探路,必须要让张献忠去与贺今朝厮杀,否则此人就是假降,且让左良玉做好准备。

    戴东旻又把张献忠在谷城县城外十五里的白沙洲造房买地皮种麦子,进行贸易,并且在城门口派兵把守,监视地方官员等等情况告诉朝廷。

    至于调拨张献忠去对付贺今朝,张献忠只是答应说什么写信劝一劝,丝毫没有动静。

    杨嗣昌越发的确信,张献忠是伪降,他特意提醒崇祯张献忠是诈降。

    张献忠若是真心投降,自是要像刘国能、高杰等人一样杀贼立功。

    以观后效,更应该率众出降等待朝廷的命令,而不是一副据城而守的样子。

    同时兵科给事中姚思孝也上书指出,抚贼一事,很难令人深信,这张献忠在谷城拥有数万人马,造房子种田,还该遣散才是。

    崇祯却是不以为然,反驳道:“造房种田,正是招抚起到了作用,若是把他们遣散回老家,难不成都送到秦地给贺今朝继续当兵吗?”

    前方主事的人认为张献忠是真降,后方一言堂的皇帝,也认为张献忠真降。

    其余人的意见便都不重要了。

    杨嗣昌见皇帝对此深信不疑,便也不在固执己见,而是顺水推舟的向皇帝报告,说既然谷城已然屯田,那就应该收取赋税。

    不妨把这件事看做是招抚的一个巨大进步。

    贼寇投降之后,也能安安心心种田,且为大明提供赋税。

    老于世故的杨嗣昌不愿意与皇帝争辩,因为皇帝要快速招抚的结果,那就只能上这种结果,别的他也不接受。

    杨嗣昌也清楚的明白,是贺今朝挺近四川之后,对于皇帝的刺激太大了。

    他一定要把张献忠等贼寇给招抚,然后全力对付贺今朝去!

    唯有如此,才会经历过他爹杨鹤招抚失败,陈奇瑜招抚失败,崇祯还能相信大明能成功招抚这群贼寇。

    属实是在同一个坑里,他跌倒了数次,依旧选择跳进坑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