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劣币驱逐良币(二合一)-第2/5页





    “先赏赐靖辽伯一套蟒袍,望他再接再厉,待到班师回朝后,朕在厚赏其他人。”

    “是。”

    崇祯脸上极为兴奋,若是在给靖辽伯多拨些钱粮,将来还愁不能扫平辽东吗?

    王承恩又递过来一封奏疏,是外派宣府的中官王坤上来的。

    曹化淳倒是也没看,直接给皇帝放在御桉前,别看皇帝走上了重用宦官的旧路,但依旧对他们也是极为防备的。

    可以允许他们奢侈一些,反正太监还能有什么乐子?

    大多时候让他们为耳目,很是反感他们处理政务。

    这些折子,得他亲自来看!

    几乎把持了司礼监批红的活。

    崇祯兴奋了一会,感觉到自己精神振奋,又重新坐了回去,打开奏疏稍微一看,眉头当即就皱起来了。

    宣府巡抚沉棨与中官王坤等遣使与后金鞑子皇太极议和,还馈金帛牢醴!

    中官王坤还咬了张宗衡一口,说他拒绝议和之事巴拉巴拉的。

    蠢货。

    崇祯心中大恨!

    看看靖辽伯对上后金鞑子敢战敢杀,反观你一个巡抚,竟然派人去与奴酋议和,还送礼?

    这不是打朕的脸吗?

    刚刚因为靖辽伯大胜消息而兴奋的崇祯,出奇的愤怒了。

    况且他前脚给皇太极麾下的汉人、蒙古人写信策反,沉棨后脚就上赶着去送礼议和。

    叫那些汉人、蒙古人知晓后,岂不是觉得朕说的话在放狗屁?

    “去把熊明遇给朕叫来。”

    “是。”

    曹化淳心里突突了一下,皇帝的微表情可骗不了他。

    当太监,最重要的技能是察言观色,更不用说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太监了。

    这是出了啥大事,陛下开始直呼其名了?

    兵部尚书熊明遇被叫来的时候一脸懵逼,听着皇帝开始对宣府巡抚沉棨做出来的事情极为不满。

    熊明遇与沉棨之际的关系不错,自是为他辩解一番,说都是为了大明好,才会屈身降贵和后金鞑子议和之类的。

    结果越听他辩解,崇祯越生气,下令逮捕沉棨。

    熊明遇愣在当场,不知所措。

    第二日,给事中孙三杰力诋明遇、棨交关误国。

    同官陈赞化、吕黄钟,御史赵继鼎接连弹劾。

    熊明遇上书乞罢,崇祯气愤他不顾明理,与人结党,便直接解任候勘。

    崇祯朝第七任兵部尚书的政治生涯打出gg。

    其实崇祯对于张宗衡、许鼎臣二人也多是不满意,因为他们纵敌越过太行山,导致河南当局没有凭借太行山的险阻,进行堵截贼寇。

    但是他们二人贯彻崇祯大力剿贼的旨意,所以才把河南巡抚樊尚燝这个不怎么执行皇帝旨意,就想着以邻为壑的人给撸了。

    现在张宗衡、许鼎臣二人各自领军抵御后金鞑子的表现,让崇祯记在心中,但相比于靖辽伯吴国俊,简直是皓月与星星之比。

    有了沉棨这个恶劣影响的例子,崇祯准备夺了张宗衡的总督官职,让他待在宣府反思反思。

    然后张宗衡便上书,援军吴襄、尤世禄等来援,皆不至,反倒掳掠宣府百姓的事,着实又让崇祯暴躁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