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还原案发现场-第3/4页



 徐天南又道:“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陈家洛当时一定进入了别墅内,后来又在案发后来了某个人,而正是这个人将整个房间清扫一遍,造成一种陈家洛从未进屋的假象,但无论凶案现场如何进行伪造,凶手都无法伪造两件事,一:李香琴死于过量四型羟基丁酸,这是一个既定事实,谁都无法改变,因此才会在本案的逻辑上出现那种女人对男人下迷药的荒唐剧情。二:灰尘,我们可以将房间清扫得非常干净,光洁如新,虽然凶手可以伪造死者的指纹、鞋印,甚至一些高端的犯罪者都可以将DNA造假,但我们却无法去伪造一个落满了灰尘的房间。”

 “那如果……”文四宝话才说到一半,又被徐天南打断道:“我知道你想说人为制造现场灰尘假象,但那样做的话,人为制造的灰尘就不会有自然形成的那般均匀,很容易就会被识破。”

 见二人再无疑惑,徐天南总结道:“所以现在我来还原一下案发现场,首先是陈家洛带着李香琴进入了别墅,其后在对方的饮料中下了药,但是他没有控制好药量导致了对方死亡,于是陈家洛在慌乱中逃离了现场,因此他的车辆才会在9点半左右被超速摄像头拍下,当时的车里只有他一个人,而李香琴当时也已经死亡,所以李香琴真正的死亡时间,应该在周5当晚的9点10分左右!”

 “先暂且抛开法医组为什么在李香琴的死亡时间检测中偏差了几十个小时不谈,就我认为,以陈家洛那个小子的心理素质与体力,不可能做到返回现场清理痕迹,然后又穿着同样鞋码的拖鞋,将李香琴的尸体抗在身上,在房间各处留下对方指纹,同时又在周六与周日使用了李香琴的手机发送短信这样的事,这一切的背后……肯定另有其人!而这个人,很大可能就是——马邦德!”

 文四宝惊讶道:“马邦德?就是陈家洛他们家的管家?”

 徐天南点点头,说出了以下的分析:

 ——“我假设一下当初的剧情,陈家洛慌慌张张地回到了家,马管家知道了他杀人的事情后,当即赶往这里的别墅进行指纹清理,清理完之后他背着李香琴的尸体,将对方的指纹印在了房间各处。然后他又取来一双与对方一样的37码拖鞋,为了防止自己脚上的皮屑或布料屑掉落出,因此他脚上先穿有鞋套,然后套进拖鞋,离开前在房间的各个区域内走动,造成一种‘李香琴当时很焦虑’的假象,这是第一步:他在为李香琴的自杀证据做铺垫。”

 ——“第二步,马管家戴着手套,使用李香琴的手机给她姐姐发送了短信,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姐姐在派出所内无法对失踪人口立案,顺便也帮他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第三步,我相信马管家是一个反侦察能力很强的人,现场有太多的证据与目击者看见了陈家洛与李香琴一起来到别墅,所以他一定意识到了我们警方很快就会将嫌疑人目标锁定在陈家洛的身上。而他这一步的选择至关重要,他大可选择抛尸荒野,甚至买通火葬场直接烧了,但我相信他也知道今年省厅对我们下达的‘命案必破’原则,因此如果到时警方知晓了李香琴曾与陈家洛一起来过度假村的事,但是却又找不到尸体,那么省厅一定就会派驻专案组进行调查,那个时候的场面是马管家无法控制的。所以在他的再三权衡之下,他利用李香琴的手机又向陈家洛发送了两条诀别短信,还在对方死亡的大卧室中使用别墅内提供的游戏字母拼盘拼出来了一个‘Byeeveryone’的英文。殊不知马管家做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警方灌输一个错误的思路,也正是这个错误的思路误导了警方,那就是李香琴是一个为了爱情不择手段、歇斯底里甚至闹自杀的女人。”

 ——“做完这一切,警方在后续的调查中一定会发觉案发现场内死者的指纹、脚印、短信内容等证据链,从而最终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李香琴是为情自杀的结论。事情到此结束,马管家也真正地凭借了自己一己之力,硬是将一个刑事命案扭转成了普通的自杀治安案件,不能说不厉害。”

 听完这通近乎电影剧情般的故事,文四宝与慕容水二人惊讶得合不拢嘴,好半晌,文四宝才缓缓道:“但是……但是据我们以往发生的刑事命案件来看,在命案发生后,凶手大多数都选择了独自逃亡,究其原因则是在这种时候,除了凶手的父母以外,没有任何人值得信任,甚至配偶也靠不住,因为大概率不会有人冒着包庇命案犯的罪名去帮助凶手,那么马管家……他只是陈家的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为什么会冒这么大风险,做出这种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