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表示祝贺-第2/3页
韩秉成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一中有这么一个在绘画方面很有才能、被省公安厅聘请为特聘专家的小画家,而且公安厅对这名学生的档案进行了备份,这个学生的名字叫王笑天。
这样一个特殊的人才,自然引起了韩秉成的关注,他让人去了解了一下有关王笑天在校表现的详细情况。
反馈回来的消息令韩局长大为兴奋,这个叫王笑天的高一新生不仅在绘画方面很有天分,还是个主科总分、单科成绩均位列年级第一名的学霸。
韩秉成又亲自打电话向一中的校长核实了一下王笑天的学习情况,一中校长汇报的内容跟反馈上来的信息一样,韩秉成当即指示一中的校长,这可是将来很有可能给弄个高考状元回来的重点培养对象,他要求校方要对王笑天同学加以特别关注和照顾,并随时向他汇报王笑天的学习成绩以及在校的各方面表现情况。
一中的校长向韩秉成表示一定会把您的指示落实好,但并没有提及王笑天的篮球也打得不错,因此韩秉成并不知道王笑天在体育方面也具有极佳的天赋和出众的能力。
及至听闻本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有个来自一中的学生接连打破两项赛会纪录,创造出新的省中学生铅球和跳远纪录,这引起了韩秉成的兴趣。
再一问这个学生的名字,办公室主任告诉他,这个学生名叫王笑天,就是前段时间省公安厅把他的档案备份走了一份儿的那个有绘制人物模拟画像技能的小画家。
这下韩秉成坐不住了,他立刻就联想到市体委、甚至是省体委将会在市运会结束之后,来挖王笑天这个已经被他列为重点培养对象高材生。
这是用不着动脑子就能想到的事情,这样具备很好运动天赋和能力的少年,绝对会被从事体育人才发掘训练培养的体育界高层盯上,把他弄走从事专业体育项目方面的运动,这是韩秉成极其不愿意接受的结果,他要尽最大可能阻止这种结果的发生。
一名主科学习成绩如此优异的尖子生,如果给弄去搞什么体育项目运动而荒废了学业,那简直是舍本逐末把孩子给害了,就是作为一个从事了多年文化课教学的普通老师来讲,也决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的学生身上。
这不是有没有私心的问题,而是关乎到王笑天这名稀缺天才未来前程的大问题,搞体育说破大天了能有什么前途呀。
撑死了年轻的时候拿几块金牌回来,荣誉又不能当饭吃。
混好了留在体制内当个专职教练什么的就顶到天啦,还落下一身的伤病;
混不好能退役下来进个单位或是工厂找上份工作,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惨一点儿的甚至连份正式工作都找不上,拖着一身伤病干个临时工啥的,挣点儿养家糊口的辛苦钱回来,日子过得还比不上普通人------
这种观念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遍存在于绝大多数国人的脑海当中,除非是个别有特殊背景的人不这么想,人家的确有更好的出路,但是这类人群太少太少了,不为大众所知。
即便是有个别人的发展轨迹有迹可循,人家那也是走的不同寻常的路子,人们只能自叹投胎的时候没有看日子,投错了胎命不好,这辈子自己是没什么指望了。
连韩秉成这样的处级干部都是这种观念,大致可以想见当年职业运动员的生存环境是有多么难的了。
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王笑天才根本不打算进什么专业队,那与他带着兄弟们挣上大钱,使自己和家人朋友过上富足日子的宏大计划相差太大了。
他决定先把物质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发展起来,这样比较实际一点。
在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放松思想上对于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保持一颗正直的、善良的、热爱生活的、用合乎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的正常手段去追求美好事物的纯洁心灵就可以了。
自己又不是个圣人或者是救世主,思想境界与情操达不到很崇高的地步,做人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无愧于心了,超出自己所能接受的范围去做人做事,他做不到。
王笑天所思所想的与韩秉成所考虑的出发点以及希望达到的目的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他们俩却在有一点上很契合,那就是不能让自己(他)进到专业队里搞体育项目去,这就注定梁振宇和贺志峰打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