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内政人才又不够了



“只要生意不受影响就好!”

 听罢,李默微微一松。

 他其实最担心的就是各路诸侯立国之后彻底断了来往。

 毕竟洛阳、汝阳、平阳和南阳四地加起来也就两百八十万百姓,和其他势力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还有一事需要主公堤防!”

 顿了顿,一旁的丹丘生再开口道。

 “先生但讲无妨。”

 “主公,所料不差,几日之后无论洛阳还是南阳乃至平阳,不少商贾百姓都会纷纷赶往汝阳定居生活,恐怕还需做好应对。”

 丹丘生摸了摸胡须。

 这是常识!

 不过汝阳现在虽然摊子铺得不小,但实际人口也就十五六万,一下子涌入过多的百姓未必是好事。

 “其他三地百姓进汝阳?”

 李默眉头一皱,随即转头看向酒神张旭。

 “先生,不知外城城墙何时能完工?”

 张旭和公输班一直在负责外城城墙建造之事,好多细节李默并不是很清楚。只是每天能看到城墙要比前一日高上那么一截。

 “主公,最迟后日城墙主体就能彻底完工,外城城墙主体完工后便能投入使用,城墙之上庭楼后续可慢慢修建。”

 酒神张旭当即回道。

 此番,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汝阳的城墙修得有多么坚固。

 也就是宗师级别的公输班在主持,若是换成其他工匠,想要修汝阳的城墙没有个一两年根本不可能。

 “后日?好!那就后日一起去城墙那边看看,只要能用,就算有百姓涌入也不是太大问题。”

 李默点了点头。

 眼下汝阳老城里面的百姓都已全部搬了出去,老城四门已重新换了守卫。

 除了还需来县衙这边告状的百姓和给义薄楼办事的人、云天庄的人之外,已很少再有百姓在内城活动。

 “是,主公!”

 “主公,还有一事也需要解决。”

 商议完其他三县百姓入城的事,丹丘生再说道。

 “先生请讲。”

 “眼下主公已然是一方之首,若是再躬身去处理汝阳城内琐碎事物,怕是有些不妥!还需再招募一些人才来治理县郡。”

 丹丘生微微躬身。

 眼下局势已经很明朗,只要其他势力先后立国,汝阳这边肯定也不例外。

 届时,总不能让自家主公还和县令一般每天去审案子。

 “先生言之有理,不知先生可有合适的人选?”

 李默一顿。

 其实,丹丘生所说的事情他早已想到。

 事情现在越来越多,汝阳城内百姓的官司等等已经忙不过来,就这每日还要往返黏土矿那边,极其疲惫。

 至于曾夫子和丹丘生?

 二人治理汝阳有些大材小用,他们是左相、右相之才,岂能让做汝阳之首。

 “这.....我等暂时也无合适人选!”

 对望,曾夫子和丹丘生微微摇头。

 无论义薄楼还是云天庄,麾下基本上全都是武者、武将,文士还真没多少。

 就一个赵海,他接下里还需坐镇洛阳。

 “罢了.....人才的事情慢慢再合计,先将局势稳定下来再说,实在不行就新建一座贡院,招募一些秀才,文士。”

 来回踱步,片刻,李默道。

 人才的事情可不像出个主意那么简单,有时候还需一丝丝运气。

 “是!”

 .......

 日升日落,转眼就是数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声讨和辱骂安禄山的声音不少,但想象中的大战并没有爆发,

 就如李默、曾夫子等人预料的那般,各个势力空前的默契,纷纷在各地的地域边境派出了驻军。

 吐蕃正式将陇西郡纳入了版图,安禄山的二十万河朔军入驻了秦州,史思明的大军控制了范阳、平卢等安禄山原来的三郡之地。

 郭子仪的十五万河东军按兵不动,继续盘踞在太原一带与史思明成犄角之势对立。

 再剩下便是杨国忠的剑南军和襄阳王李风,以及十万岭南军哥舒翰。

 李光弼的十五万朔方军入驻了凉州,奉凉王李璿为主,

 且安西军高仙芝那边也有了动静,

 他亦是带着二十万大军赶往了凉州,所料不差,凉王的实力和地域应该是各路诸侯中最强的一位。

 若只算兵力的话,李默和襄阳王李风则是最弱的两位。

 然而这些普通百姓并不是太关心,

 谁做皇帝对于他们来说并无太大区别,毕竟李隆基做得也很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