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金榜题名时-第2/3页
太过优秀的人,往往不是被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众瞩目就是被嫉恨,徐正的优秀被明昭宗所欣赏,并钦点徐正为状元。
但他的才华,也同时被来自帝都的考生所嫉恨。
原本徐正是永明朝最年轻的状元,本该拥有荣华富贵的他,却在中榜后二十天削去状元资格,这是为何?
金榜题名的风光!
在中州可以说未出仕就已经家喻户晓,徐无极是“中神州十大才子”之一。
与落云皇朝小王爷苏墨,并驾齐驱,同一时间考得状元!
然而结局却截然不同……
当时科举考生分为南北两派,但因为南北两方的境遇不同,南北方的考生水平也大相径庭。
北方可以说是连年战乱,一些考生平时食不果腹,甚至衣不蔽体,南方考生则大都优雅并且水平也要优于北方。
而徐正虽生在北方,却南方求学,作为南方考生的代表,可以说是把所有的风光都放入了自己囊中,这次考试总共出了进士52人,细数过来竟全都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
徐无极中状元后,人气极其高涨,就连地方的父母官都来巴结徐正,给他挎红花骑白马的待遇,徐正故乡更是如同过年了一般,家家灯火通明迎接状元郎。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徐正考中状元,下一步就是在京城入翰林院,做翰林院的修撰,可谓开局踮脚就能碰到巅峰。
甘州之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而徐无极也定不会忘记乡里乡亲,必然会给他们安排个一官半职。
其风光荣耀可想而知,并且徐正的潜力亦不止如此。
翰林院只是起点,未来更有大好的前程等着他,但是树大招风,徐正愈风光,落榜的京城考生心里就越难受。
导致了科举界最大冤案!
俗话说飞得越高摔得越惨,北方考生为了翻盘,竟然联名举报主考官刘思吾与白信蹈暗箱操作,打压北方考生。
但不得不说这次的情况实属特殊,所有中榜考生无一个北方人。
但是也不怪人猜忌,不只是刘思吾两人,几乎所有的考官也都是南方人,这不能不引起怀疑。
这些北方考生,大张旗鼓在京城游街示众,所到之处无不喊冤。
明昭宗本就关注科举之事,再加上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事已至此,他必须给落榜考生一个说法。
并且永明宗祖上是布衣出身,虽然谈不上亲民,但是对于民生是相当的重视。
永明宗立刻下令,重新查阅试卷,并且增加北方考生入榜名额,但不管如何查证,刘思吾一众考官竟然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