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六十四章





第64章

        如若不是楼盼春,  霍显兴许都不会与皇长孙有太多交集,像他这样的庶子,还是个不讨人喜欢、性子乖张的庶子,  根本没有机会触及那位养在东宫、神仙一般的少年。

        说他是神仙,一点不为过。

        今时或许没人记得,但在当时,长孙连钰这个名字,并不比他父亲怀瑾太子的名讳少人关注,  起初是因为他是显祯帝第一个皇孙,  显祯帝对他爱不释手,常带在御前走动,是以御书房常出现这样的景象——长孙小殿下坐在显祯帝腿上陪他批阅奏折,又或是内阁商议机要,长孙在旁玩着九连环。

        显祯帝太疼爱小皇孙了,  无人敢说一句不妥。

        但后来,兴许是御前听政耳濡目染,长孙小小年纪便颇有见识,八岁便可舌战群儒,他巧舌如簧,出口成章,说出的话让翰林院那些学士都一时反驳无暇,更是在十岁时写出了《论民》一文,将“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的道理阐述的淋漓尽致,提出的几条利民的律法,  至今百姓还因此受惠。

        那字字珠玑里,  不仅是智谋,  更多是仁爱。

        人人都说,长孙完全继承了太子的才华与宽厚,而他年纪还这般小,来日兴许比他父亲还要有更多建树,有此后裔,大雍必长盛不衰。

        霍显是随楼盼春进宫时偶遇了长孙,他就像霍玦一样,优秀得令人生厌,又少年老成,小小年纪酷爱说教,仿佛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霍显则是他眼中误入歧途的可怜人,别人避之不及,他偏要救他。

        长孙眼里的救赎,便是读圣贤书。

        他坚信多读书,魔鬼也能被拉回正途。

        霍显就这样成了他的伴读,被迫的。

        他常是一袭锦衣,手握经书,说:“多读书,于你有益,刀剑只会加重你的戾气。”

        “你太争强好胜,总会吃亏的,何况胜负有那么重要么?我皇爷爷说了,刀剑是用来保护百姓的,你得用在正途上。”

        “闭眼深呼吸,霍显,你太浮躁了。”

        纵少年锋利,可也心性单纯,在这日复一日的说教拌嘴里,总能生出一些铮然的情谊,只可惜东宫那场火来得太快,快得令人应接不暇。

        霍显后来想,长孙若能平安长大,该是与太子殿下一样,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长身玉立,如松如竹。

        总之不是现在这样——

        霍显手挑着帘子,便停在那里,看他转动轮椅回过身,看他病容苍白,不复当年。

        而谢宿白只唇角噙着一丝柔和又没有温度的笑,风将衣袂吹动,他语气平常道:“来了,坐吧。”

        室内酒香飘浮,侍女奉上酒樽后便悉数退下,让出空间给两位少时老友叙旧。

        叙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