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一 永不言弃-第2/3页





    “队长,玟月应该是被毒蝎子咬的,大山里的蝎子虽然比陆地上的毒些,也不该这么严重啊。”老余皱着眉头说道。

    老余的家乡也在山区,常有乡民被毒虫叮咬。玟月屁股上的伤痕,明显是蝎子导致的,只是比一般的蝎子要巨大得多。

    “但愿放血之后,能有好转。”石海天望着地上的玟月说道。

    林正一遍遍地用冷水擦拭玟月的额头,入手之处,烫得吓人。

    “队长,我倒有个办法。”靠在石壁上的陀淘,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告诉过他的方子。

    大凉山也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听爷爷说过,在海拔高的地方,奇异的毒虫很多,被它们咬了,人畜很难存活。

    自古彝民有秘方传世,可解各种毒虫叮咬,只是这方子的药材不大好找。

    陀淘依稀记得爷爷描述过的几种药草,配齐这些药草之后,慢慢用文火煮烂。

    煮到最后,一锅药草结成一粒丹丸,辅以煮药时收集的蒸馏水服下,任何毒虫叮咬都可以药到病除。

    “这种草药真的有用?”海天问道。

    “反正在我们凉山,不管怎么毒的蛇虫咬了,这药都能治好。”陀淘见过陀子到熬药,只是那几种药草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医学上奇异的事情很多,西医盛行的时代,中国的很多医术都已失传,即使暂未失传,也被主人深深埋在心里,不敢公布于众。

    老余的家乡有位独臂老人,难得到镇上来采购些油盐酱醋生活用品,其余时间都住在山上。

    镇里上了年岁的老人,对他都十分尊重,相熟的亲友,在他下山之日,会请他帮自己把把脉,开个方子,说是吃了他的草药,能强身健体不生病。

    老人的药因人而异,因季节而不同,和眼下各大中药房推出的膏方迥然两样。

    老余的父亲说起过一件年代久远的事情,镇上曾有一位有头有脸的人物,得了晚期绝症,找遍全国各地的名医专家看过之后,都回天乏术,只能回到家里等死。

    名人的儿子听说在本地山里,有位不出世的中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父亲用软轿抬到山里,恳请这位中医救治。

    把脉之后,他把一颗药丸放在名人的肚脐眼上,用艾香接连熏了两天两夜,名人七窍流出污血,三天后和儿子徒步走下了高山。

    那时,这位中医双臂健在,过了没几年,被人冠以“坏分子”的名目,在一次大会上失去了一只胳膊。

    据说,名人的儿子,在那天的大会上,喊得最凶,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从此,独臂中医再也没炼制过那种药丸。

    “你们在这里,我去找草药。”石海天站起身来说道。

    “你去有啥用?你又不认识。”陀淘冲石海天眨巴着眼睛。

    “队长,我和林正带着陀淘去找,你在这里等我们的好消息。”老余一拍林正的肩膀,背起陀淘向高山上爬去。

    高烧倒是退了,毒伤好像越来越重,宋玟月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海天把她抱在怀里,陪护着她。

    老余他们还没有回来,已经去了一天一夜了。玟月在海天怀里躺着,一双弯弯的眉毛皱得紧紧的,嘴巴时不时哆嗦几下。

    “你醒啦?疼吗?”海天低头看看玟月。

    “谢谢你,只是头晕。”玟月的声音很低,不仔细听,几乎听不清她在说些什么。

    “别怕,我在呢,老余他们找回药草,你就有救了。”海天轻抚玟月的胳膊,已经干燥得脱水了。

    “谢谢你们……”玟月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喀喇喇”一声巨响,一个大雷劈在对面山头上的大树上,大树轰然倒下。

    “不好!要下雨了!”海天赶忙抱起玟月,往远处一块凹进去的石壁跑去。

    “哗啦啦”刚钻进山洞,大雨象漏了底的空中泳池,往下直倒。

    山风吹过,气温陡然降了十度不止,海天打个冷颤,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竖了起来,怀里的玟月更是抖个不停。

    石海天拼命抱紧玟月,用自己的体温给她取暖,可是根本没用,寒气直往人身体里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