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飞樱谷里的面具
想起往事,悲痛仿佛就在眼前,饶是石海天这样的英雄男儿,也抑不住热泪轻弹,肝肠重断。
瑾萱轻轻拥着他,这是她唯一能给他的依靠。
二人沉浸在哀思之中,冷不丁冒出一张怪脸,神情恐怖,弹眼凸睛,吓得瑾萱连声尖叫。
石海天错步侧身,右手把瑾萱往身后一拢,左腿屈膝前顶,单掌一个下劈。
那弹眼突睛的怪人没料到对方出手如此之快,在地上翻滚了好几下才站稳。
“队长!你干嘛?”怪人歪着脖子看着石海天。
“陀淘你干嘛?带个鬼脸吓人。”瑾萱看清是陀淘,狠狠瞪了他一眼。
“啊呀,逗你们玩呢。”陀淘摘下面具说。
“哪里弄来的面具?”石海天问。
“就那,多着呢,小樱子藏了好多。”陀淘指着前面不远的一个山洞。
两株粗大的樱花树,并肩生长,密实茂盛的树冠象两把巨大的华盖铺散开来,把后面的一片山崖遮挡得密不透风。
陀淘带着二人,穿过樱花树,绕到后面山崖底下,在不起眼的地方,有一扇小门开着。
“这么多面具啊?都是你收集的?”山洞里传来林正的声音。
“是啊,都是以前哥哥给我的,大嫂布置的呢。”雾飞樱说。
“队长,瑾萱姐,你们看。”陀淘把两人领进洞里,指着石壁上挂着的面具说。
二人抬头往石壁望去,一排排绿莹莹的青铜面具整齐排列,被烛光一照,闪着黑黝黝的诡秘光芒。
这些面具和陀淘刚才戴了吓唬他们的那个,大同小异,都是弹眼突睛。
从形状来看,除了方形的外表,和人脸略有相似之外,其他部分几乎看不到人脸的特征。
倒是兽类的标志在面具上体现得格外突出,比如耳朵尖长,鼻子滚圆或尖耸。
口缝很深,舌似蟾蜍,下颌却向前翘起伸长。有些面具的眼部直接就是两根伸出来的圆柱,和电视里千里眼的造型十分相似。
从面具上的铜绿来看,如果不是特地仿造,这些面具,估计都是年代久远的古董。
“小樱,这些是哪里来的?”瑾萱问。
“大部分是我们家以前就有的,几百年了吧。还有几只是大哥前些年拿回来的。”雾飞樱回答道。
“我说嘛,这么古老,绝对是古董,你家真土豪啊。”林正一边欣赏一边赞叹。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瑾萱默默念到。
“什么意思?阿爹有时也会念叨这些奇怪的文字。”雾飞樱问瑾萱。
“我也是上学时,偶尔从山海经里看到的一句话,说的是古蜀国的起源。”瑾萱解释道。
大凉山是彝民的最大聚集地,远古时代,这块土地上,曾经有一个辉煌的古国,就是古蜀国。
古蜀国年代久远,众说纷纭。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对古蜀文化的弘扬功不可没。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在学校课文里有详细介绍,大概是小学生必背的八十首古诗之一。
这首“锦瑟”诗里提到的望帝,就是古蜀国开国君主杜宇。
相传商朝末年,蜀地有马坝河,河宽三百丈,水深不见底。
马坝河南北两岸,生存了两个部落。北岸是羌族部落,南岸是冉族部落。羌族部落打猎,冉族部落捕鱼。
冉族部落里有个名叫杜宇的男子,聪明勇敢,族民们拥戴他为鱼头,唤作“鱼凫”。部落在鱼凫的管理下日益强大,吞并了周边好多地盘,这就是望帝杜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