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赈灾,招工-第2/3页





        其中有人力所能及,比如房家,杜家,程家等等新贵族,家里并不太富裕,之前还向朝廷捐了一些钱粮,剩下的就更不多了。

        有人就是做做样子,其中有世家门阀,有商贾。

        像张昊这样舍得花钱,用心的人屈指可数。

        唐太宗关心长安流民情况,悄悄出来微服私访。

        “孙家的粥棚,那个孙昊?”

        看到孙家的粥棚,以及提供的那些帐篷,唐太宗惊讶,这得花许多钱啊:“许多人说商人为富不仁,我看不尽然,孙家就很好嘛。”

        这下唐太宗对张昊的印象变得十分好,连连称赞。

        唐太宗悄悄靠近,想再了解多一些。

        不久后发现一个情况,孙家的人在施粥的同时竟然在招工人去自家的作坊做工。

        “有愿意留下的,我们孙家作坊包吃包住,工钱每日现结,将来还可以给你们建房子住……”

        条件优厚,很吸引人。

        但能够当即答应的却不多,绝大部分人还想着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加上朝廷的帮助,他们还想着继续回家种地。

        有田地耕种才是最要紧的,为别人做工不靠谱,没有保障,别人说辞退你就辞退你,说赶人就赶人。

        “你们放心,我们孙家绝不骗人,会有官府监督,谁都不敢乱来的。”

        孙家的人耐心讲解。

        “真的吗?我家里还有妻子,两个孩子,也能一起吗?”

        流民中也有一些佃户,本来就没有自己的田地,替地主家种地,因为一些原因也成了流民。

        九成以上的流民都是有自己的耕地,因为干旱没了收成,在出来活命的。

        佃户为别人种地,灾害不灾害的对他们影响不大。再说了,地主的条件,他们的田地肯定有水灌溉,受灾程度远没有普通百姓严重。

        “成年男女,只要有劳力的都可以在孙家做工,以你们夫妻两的工钱,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我们为你们提供房屋住,将来你们可以自己建房屋,也可能我们作坊为你们修建房屋……”

        苦口婆心,一天下来能招到十几家人就已经不错了。

        “孙家作坊很大吗?”

        唐太宗好奇,对身边宦官说:“之后悄悄打探下情况。”

        对于孙家的做法,唐太宗暂时不置可否,得再看看情况。

        张昊已经在三石村附近的几个村买了地,建造作坊,只等人手齐了就可以开工。

        他负责招人,管理作坊。

        李白和崇祯帮他梳理官府的关系,这种人口流动需要官府许可的,不然就是违法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