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因为梦里的事情,她知道现在他们国家公安是极度缺乏的,很多地方连派出所都没有,只有一两个公安特派员,她们属于大镇,交通便利,人口又多,所以镇上才有一个派出所,但只有三名公安,要管理包括安宁村和别村上万人。
现在人口流动性还不高,发生大型案件的事情也不算多,一般都是些打架偷盗争抢土地这种事情,这种事村里支书作为最重要的管理人,他都能解决,情节再严重就上报公安。
如果不是命案大案公安也很少会走访调查,支书报的情况一般就作为案件定型情况了。
苏语本打算回来之后就找支书商量,把杜月琴和曹忠林的事情告诉他,让他帮忙报公安,怕支书心存疑虑特意带了曹忠林的照片,如果他出现在村里肯定就是他,结果支书根本没见过曹忠林。
她以为曹忠林没有亲自放火,找了手底下的小弟,如果这样报公安曹忠林说不定还有推脱之词,她暂时没和支书说,结果回村里她们就被胡癞子跟上了,放火这事一般人哪里会干?要么就有深仇大恨的,她家在村里关系都不错,没有结仇,那就只剩下这种地痞流氓了,她看胡癞子跟的紧,随便诈一下他就犹如惊弓之鸟,后来又听了支书说的那些话,不用多想都知道胡癞子有问题。
只是她不知道胡癞子这么不惊下,才刚抓到就什么都招了。
对于支书的指控,公安顶多就是进村问问情况,基本就确定了,这事也就因为是现在各方面制度管理还不够完善,才可以操作,要放到后世,光是走访现场勘验时间绝对少不了。
苏成安听完小声问:“这事咱们要给支书坦白吗?”虽然胡癞子不无辜,但他们骗了支书这要不说明白怕支书心里有想法。
“肯定要,不过爹你不用担心,回村了我会和支书说的。”说到支书也算是她爹的远房表哥,他们两家的长辈当时是外村人来安宁村的,初来的时候日子也不算好过,所以两家人相互扶持,到了支书这一代,世道发生了大变化,支书有个叔叔当年投身到了军营,后来牺牲了,等世道稳定之后他们家也算是光荣之家了,支书认识字,做事又果敢,被村里选为了支书。
她爷爷奶奶早逝,她爹以前是支书父母帮忙养大的,支书也一直都很照顾她们家。
这事她肯定不能隐瞒。
到了镇上派出所,胡癞子听说放火要坐牢,经不住吓什么都说了,原来他早就认识那个曹忠林。
曹忠林是个小混子,以前干了不少缺德事,在城里犯了事,为了避免被抓总是东躲西藏,有一次流窜到进步村认识了胡癞子。
两人一见如故,胡癞子那会儿在村里臭名远扬,不干好事,听到曹忠林的“光荣事迹”想到自己就是小打小闹,觉得曹忠林太厉害了恨不得立刻拜他为大哥。
曹忠林也因为认识了胡癞子躲避的日子过的还挺有滋有味,等风头过了曹忠林要离开了胡癞子还挺舍不得。
曹忠林就说等以后带他进城吃香的喝辣的。
胡癞子一直记得,但过去好多年了,曹忠林再也没来过,哪晓得前几天曹忠林突然去进步村找胡癞子了,见面就给了胡癞子三十块钱,还有一包好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