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周昊垣,表字景江,俞崇,表字至明,因为今年刚弱冠,得表字的时间还不算长,不像苏子泽,至今也不过二九之年,却早在六年前便已有了表字。
从小受家族的影响,苏子泽早早的便开始随着他的祖父念书,而他的祖父也曾是当过太傅的人,因此苏子泽耳濡目染,不过十二岁便已中了举。那年是宝晗元年,也正是科举制度被兴元帝废了六年后的头一次乡试,世人都猜若是科举没被废,那指不定人家九岁便可中举了,当真世所罕见。而这一中举也使得苏子泽名声大噪,为方便人们称呼,苏太师便为其取了表字“秉昱”,直到这两年四公子名声的传扬,世人多称他为秉昱公子,平辈或是好友还是叫他秉昱,只有家人才唤他子泽。
俞崇则是白白胖胖的样子,走路也慢悠悠的,眼睛本就不大,平常又爱眯着,显得整个人很是懒散的样子,实际上是与他父亲一脉相承的细心精明。只见他轻抿了口茶,才道:“这坞杏客栈可真是越来越红火了啊,这怀古宴也是妙的很,连这茶都是胡地来的黑砖咸奶茶。”说着又笑着看了苏子泽一眼,打趣的意味十足,“秉昱常年受苏老先生教导,想来是喝不惯这咸奶茶的,不过这胡饼配炙羊肉当真是一绝,你可要多用些啊。”
欣然答应后,三人点好菜,就坐着聊些闲事。
有了方才听墙角的经历,苏子泽便没有了与好友谈许多的想法,只耐心听周昊垣一边忍不住比划两下,一边说他父亲周相逼着他读书的故事,俞崇则偶尔打趣他一下,有时噎的他说不出话来,直逗得二人哈哈大笑。
很快菜便上齐了,俞崇忍不住又开始了他的饮食经:“这怀古宴当真是名副其实,这稻米饭当真与前朝时的味道相差无几,味道清香,不似如今人们喜甜,总爱往里头放糖。”说着又招呼苏子泽多用,“秉昱你口味淡,可多食些。”
“要我说还是这炙羊肉最够味,也不知这是用什么炙的,一点儿羊膻味都没有,配上这热乎的胡饼,一口芝麻香甜,嗯,极佳。”
“前两日我看清平坊开了家酒肆,听说他们家豚肉做得极好,如今秉昱你回了家,我们一块儿聚聚也方便,不妨改日一同去尝尝。”
周昊垣被他噎了一次后就静静听这人一直谈论吃食,内心里想的却是也要噎他一回找找场子,只是他向来想的少,听着听着就忘了这茬了,眼下逮着机会,忙说:“秉昱明年春闱便准备下场,他家老爷子都跟我家老爷子打好招呼了,来我家的书塾跟着孟老先生学,过两日便去,可没有闲工夫跟你吃什么劳什子豚肉。”
他一脸洋洋得意的样子,俞崇也不恼又调侃他:“秉昱忙,那不若景江你同我一起去啊,听说那做豚肉还是位女郎呢。”
周昊垣没能如愿以偿,内心愈发加深了俞至明这厮就是个狐狸的定论,也没太计较好友间这一时的言语得失,很快又被这一道道的菜勾了去了。
俞崇却不似他那般心大,知道此事必然不似周昊垣说的那般简单,压低声音问向苏子泽:“秉昱,可是你家老爷子……”
他话没说透,但二人心照不宣,苏老爷子可谓是从前朝时期便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人物了,也可说是文人界的祖师了,有这位在,哪还用得着去别人家的私塾读书,且苏家看似风光,如今也只是靠苏子泽的父亲苏太师一人撑着罢了,要知道,一个家族若想长久稳固,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世家为何久久不倒的原因,他们懂得如何培植人才。苏太师年纪也不小了,若是苏老爷子有什么事,苏家便是后继无人了,这大概也是苏子泽这么快就要下场的原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