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奏乐壮行,一席宋衣归故土(上)-第2/3页
“他在我门下近十载,并未有破绽,若不是他前两日吹了当年我那孽徒血鸢起舞之曲,我也并不知他是宋皇帝赵熙的伴读刘子幽。”
“血鸢?就是十多年前,送到开封城栖香馆内做暗探,后又叛我大夏的那个舞女?”
“正是她,在宋她曾叫夏晚蝉,那首曲子是老夫所创,与宋人常用的韵律相异,因此,我曾嘱咐她不要在宋舞此曲。”
“能吹词曲,也未能确定他是血鸢当年所动情的刘子幽”
“我探问过幼山,他说那曲是他故去妻子起舞之曲。”李庚年不得不说出这不愿承认的事实。
梁太后抬手微微抚了抚她那尚且黑亮的鬓角,想起今日庆州城下,仓皇落败而后又孤立无援的情景。眼角微微一紧,从椅子上坐了起来,问李庚年道:
“既如此,先生打算如何处置这金幼山?”
“非我夏人,那就送与宋多走动吧!”
……………………..
而庆州城内,章楶料到夏军会回灵州修整军队,便欲在趁夏军撤回之路上进行伏击,只是不知晓夏军虚实,也不知晓夏军的撤退路线,所幸金幼山传来密信,今夜会将夏军撤退路线传递过来。
入夜后,庆州城外,杨三在等金幼山,庆州城内,章楶和孟远等人则在等城外的杨三。
入了三更,终于等回了杨三。
杨三进门后,长话短说,禀明要害后,便退去。
而后,章楶同副将折可适、李昊和孟远等人商量布防的路线和伏击的地点。
军中无昼夜,不觉明天将至,章楶让副将们回房休息,好为今天的决战养蓄jing力。
即使大战在即,清晨的校场上依然操练有序,与往常无异。
房外的操练声阵阵,房内筝音粒粒,正是清乐在低眉拨弄她的十三弦筝。西行一路艰险,到了庆州城内,与孟远重逢后,清乐才有心思回赏边境风光。
在军营中,清乐第一次见识到了杜子美笔下的“平沙列万幕”是何等景色,西北的辽阔风光和漂泊人事,让清乐增了不少乐兴。
清乐一边回想,一边弹筝。
这筝音里有古刹中了无大师的眼眸;有庆州城外刘子幽夜幕里的背影;有月色下孟远的轻声耳语;有军营里将士们脸上的朝阳和风霜,更有这历经生死后的平静。
沉思弹奏半天后,清乐方才发现,元阳已经站在门口许久了,双手还抱着一张新的筝。
“听说你抱筝跳河后,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道你的筝必要受损,孟大哥在离开庆州之前,就让我做了这新的筝,我已经给它开了音,虽比不上你原来的琴好,在这庆州城里,也应是独一无二了,可解一时之技氧。”元阳见清乐已经发现自己,便捧着这筝边说边走了过去。清乐站起身来,缓缓接过筝,问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