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心意想通,知己二救寨中人(上)-第4/5页





        “你先起来!”被他闹这么大动静,任羽赶忙朝密室门口看了看,立即让二磊子起来,怕惊动外面。

        “将你们起事的详细过程都告诉我,我可以当做没见过你。”孟远知道此刻二磊子为了活命定会知无不言。

        “好!我将我知道的都告诉侯爷。”得到贵人许诺的二磊子语气笃定了许多,咽回刚才的惊惧,接着说到:

        “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往起事方面想过,可是前一个月,催息的官兵被我们村几个青年失手杀了,我们怕被抓,逃了出来,后来遇到起事队伍,心想反正已经亡命天涯了,就干脆赌一赌,还能躲避官府的捉拿,于是就心一横入了队伍。”

        “你们为何会杀死官兵,他们所催的可是青苗法的利息?”

        以向农户借粮资,再向农户收取利息正是青苗政策的施行之法,且此前唐大山抱怨过青苗法害民,想到这里,孟远便有此问。

        “并不是我们想赖官府的账,只因那青苗的利息实在太重,春耕向官府借的粮资的时候粮价高,到秋收还粮的时候,粮食丰收,粮价下跌,但是那知县大人却说要按照春日的粮价来归还粮食,你说我们一年忙到头,哪里有那么所富余,官府又不让赊欠,弄得好些人家只能拿地偿债,没了土地,更无收成,更还不上利息,贩鬻妻儿的乡民不在少数。”

        “贫者愈贫,实在苦了百姓,那你们的二当家和大当家也同你一样被逼而来?”孟远叹了一口气。

        “二当家同我们有些不一样!”

        据二磊子所言,原来唐大山祖上有不少田产,算得上是富农,只因官府强迫他借了过多的粮资,到秋后还息的时候,被官府夺取了大半田产。

        而唐大山家里人口多,兄弟几个怕以后田产更少,就闹分家,唐大山因气不过亲兄弟算计他,失手打死了他二哥,便也只能逃了出来,之后也入了柳白的伙。

        “青苗粮资原是借给青黄不接之户,为何强迫不需要之人借贷粮资?”孟远不解为何官府会强迫唐大山借粮资,问到。

        “您二位有所不知,这朝廷给这地方下的都有粮资借出的任务,官府为了完成任务,更为秋后利息能有保障,就强迫一些富农借贷粮资。”

        官家颁布青苗的时候,意在减轻农民负担,没成想却反成了百姓负担。

        “不过是弟兄间的争执,怎会弄出人命?”任羽听了二磊子的讲述,补了一句。

        “听说是喝多了,没轻重,二当家时候也很后悔。”任羽又接着问到。

        怕是这有人灌酒又递刀吧!孟远心里有了几分判定。又想到像二磊子这样好几个身背命案的人居然能顺利逃出,地方的官差对命案应当不至如此懈怠,疑惑于此,孟远便又问到:

        “你们为何犯了事都能逃出来,而没被抓住?”

        “是几个江湖义士暗中掩护,我们才得以逃脱。”接着二磊子又回忆到:

        “我们没有粮食时候,有几个江湖人士施舍过米粮,后来我们落难逃跑之时又遇到他们,便被拉着入了伙,后来那柳白还带人杀了知县,大伙见他有些气候,加上入了伙能吃饱穿暖,入伙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