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力挺边将,宫闱旧事掀波澜(上)-第2/3页





        李邓二人心中憋了一团闷火,无处发作,二人正想递眼色给御史安常民,让他替他们当庭辩论。

        但是一惯沉默的哲宗却没有给他们机会,在安常民还在打腹稿的时候,哲宗就开口到:

        “章相公所言极是,夏自永乐城之战  后,淫威日长,着实不能再以教化对之,那朕就着宁清候孟远择日挑选能工巧匠,赶往庆州助章经略增军器,筑城池,具体事宜等下朝后,枢密和中书再细议。”

        章惇和孟远等人领了旨意,哲宗也欲退朝,这时候邓璋走了出来,对着正欲起身的哲宗,小心地说到:

        “官家,今日东京府尹奏报了一起孤女寻父的案件,此案颇有些不同寻常之处,需请官家斟酌。”

        如此寻常的孤女寻父案件竟然还要拿到这商议朝政大事的垂拱殿上来说,听着便知这定不是普通的孤女,寻的也不是普通的父亲。

        可是他邓璋偏偏又未等退朝后在文德殿单独奏请圣意,由此可见,这是有心将此事闹得满堂皆知,哲宗见状便只能又坐了回去,轻声问到:

        “不知此案有何不同寻常之处。”

        “前几日,有一泸州来的年轻妇人带了一三四岁的幼女一直跪在东京府衙外,说是千里寻亲未果,请求衙门帮助为孤女寻父,门口侍卫将她领进府衙内,见了府尹,她方才道说实情。”

        “实情?什么实情。”哲宗又淡淡问到。

        “据那不要命的妇人说,说那孤女是她收养,说她本是这皇城大内遗落在民间的孤女。”邓璋看了一眼李枢相,小心说到。

        好一个皇城大内,没有明说这是自己遗落在民间的孤女,哲宗心头苦笑到。但是听到泸州和幼女,哲宗又不忍想到:莫非,子幽哥哥的幼女要回来了?

        只是这泸州二字着实刺到了四年前这桩事件重要促成者——范祖禹范大夫的心头。

        而同样被刺痛的还有站在这垂拱殿角落边上的林典成,身为绿衣郎的他,早已经习惯了眼前一身身的红衣和紫袍在前面遮挡着官家,但是此刻的他,却是第一次想走近些,去看看官家的脸色和反应。

        大殿上一片沉寂,良久传来哲宗微弱的声音道:

        “既然涉及皇城大内,那就将此案交由大理寺主审,宗正寺协办吧!”

        留下这句话后,内侍刘瑗扶着哲宗散了朝。李枢相、邓尚书、范祖禹还有林典成都各怀心事地从大典上走了出去。

        今日散朝后,哲宗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文德殿召大臣们详商早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朝所议之事,而是径直回了福宁殿,松开腰带,解下外袍,侧伏在案上。

        今日邓璋的奏报让他心绪再难宁。

        泸州?三四岁的女孩?这让他忍不住回忆了自己十三岁那年,自己就跪在这福宁殿中,哭着求当时的太皇太后,让她放过子幽哥哥和他刚出世又不被族人所容的幼女,太后却坐在那里,背对着自己,丝毫不为所动,仍然要将这对累及少年官家声誉的父女论罪处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