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上)周全设计,吕卿返京送实录-第3/4页





        “知道啦!”清乐拽了拽衣角,径直朝殿外走去。

        清言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着妹妹的背影,不觉感叹,如今妹妹已经这么高了,一点也不似七年前从苏州接来东京的模样。虽然这位妹妹并非一母所生,但是却格外和她亲昵,这位从苏州乡下来的小姑娘,带给她多少陪伴和欢乐,倘若有一天这个妹妹嫁人,自己该多舍不得。

        一想到这里,林清言也意识到自己身为女子,也终将要嫁人,记起清乐方才所讲爹爹要为她拖媒人说亲的事,不觉心思又多一层。

        清言思绪飞扬的片刻,请乐已经来到尚食局,想把食盒还给陈司酿,但是刚刚急匆匆赶回来的陈司酿竟不在尚食局内,清乐便把食盒交给一位宫女,自己就回尚仪局了。检查完明日大典用的乐器是否调试妥当,乐师们的乐曲是否排练当后,便赶忙回家换装,怀揣一本曲谱出门,朝州北瓦子的清音坊方向奔去了。

        原来,今日有大辽使团的艺人在清音坊表演,且恰好清音坊里的师父元游前几天刚从外地探访古琴乐曲回京,今天清乐定要让他为自己新作的变调式曲子指点演奏要领!

        轻车快马,二刻钟的时间不到,毡车已经入了闹市,停在清音坊门前。

        清乐学男子一般,轻轻一跃下了马车,扯了扯衣襟,自信自己男装必定也是英姿勃发,毕竟自己四肢修长有力,除了盈盈一握的小腰外,其他地方也是颇有风流少年郎的风采,至于这生理特征嘛,宽袍大袖,足以掩饰。只是这声音不易改变,好在自己天生嗓音不算尖细,加上自己也学过伶人的装腔变调,偶尔学男子声调说一两句话,不成问题。

        到了瓦子内的清音坊,清乐更加随意,里面人流窜动,坊内台上伶人正用江南小调唱着柳三变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清雅婉转,扣人心肠,清乐许久不能听到这样自由舒缓的曲调了。

        到了二楼,跑堂的见到她,都认出来这是鼎鼎大名的清音社社长元师傅的爱徒,便将其引入了一个安静不起眼的座处。坐下不久后,台上辽国使团的表演已经准备就绪,清乐屏息竖耳,听着台上辽人乐师琴弦的每一个音,这琴声辽阔,音域又宽广,果然是塞外的韵律,宏大深远又婉转动人,清乐在心里认真地记着哪些韵调是自己所擅长的筝能弹奏出的。

        乐使人醉,一曲终罢,清乐相信在座无人不被这琴声打动,她看着辽国演艺团的乐师们走向后台,便立马也起身跟过去。

        但此时二楼的雅间和一楼的大堂,却有人没能腾出心思欣赏琴声。

        搁着帷幔的吕副使,不为所动,眼神一直注视这楼下的动向,楼下大堂内,几个乔装的随行侍卫,故作轻松。而与吕副使一幔之隔的一位少年也在伺机而动。

        终于这隐藏在丝竹声里的紧张与宁静被清乐打破了。

        “你们是谁,抓我做什么!”清乐被两个强建的年轻侍卫抓住双臂。

        “莫要出声!”一把刀已经抵在了清乐的背后,清乐只好不声不响,没事一般跟他们走。随后被押到了一个雅间,里面坐着一位玉冠白袍的冷面少年,此人正是孟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