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求学-第2/2页





    “请公子放心。”

    转天,刘璋收拾好一切,同家人道别之后,带着数名护卫往青州而去。

    年仅十岁的刘璋开启了求学之路。

    刘璋前往北海,并非主要为求学而去。

    这几年时间,刘璋也彻底看清了汉末这个时代。

    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没有等来穿越者的系统,反而等来了残酷的现实!

    从南阳到冀州,路过十数城市。繁华的背后依旧是惨不忍睹。

    世家主宰了这里的一切,其次是豪强,平民只能勉强生存。

    最重要的是,平民几乎不识字,更别想读书了。

    原以为凭借穿越者的身份,先招募一些大才,等继任益州牧后大刀阔斧的改革。

    先统一乱世,再出征四方,再不济也能成为唐宗宋祖这样的人物。

    但现实就是赤裸裸的打脸了。

    连落魄的黄忠都不愿跟随,如果不是黄叙。。。

    想到这,刘璋也是无奈。

    稍微有能力的文人,几乎都是世家出身。

    肯定有人觉得许多能人都是寒门出身,其实寒门是没落的世家。

    这些人大多以家族的利益为首要。简单点说就是家族放在首位。

    举个例子,就算刘璋现在是益州牧,文治武功天下皆知的雄主,以复兴汉室为目标的宗亲。

    但招揽身在颍川的荀彧依旧不会前来投效,荀彧是颍川荀家的嫡系,荀家的根基在颍川。

    越有能力的人,越会把宗族的利益放在前面。

    诸葛亮不就是寒门吗?遇到刘备之前就在隆中种地。

    其实诸葛氏在琅琊是望族,因避祸才去的荆州。

    诸葛亮娶荆州大族黄氏之女,荆州之主刘表是其姨夫,蔡瑁是其舅舅。

    一个平民能有这种待遇吗?

    虽然办法总比困难多,但慢慢的,困难总比办法来的快。

    就像滚雪球一样根本无从下手解决。

    有时候刘璋也会想,不行就顺应时代潮流,做个益州牧,富贵一生得了。

    不过谁又能甘心呢?

    既然上天给了这个机会,无论多困难,也要努力一把。

    上辈子有了遗憾,此生不能再有!

    这几年刘璋已经饱读诗书,刘焉本就是饱学之士,又是祝恬的弟子。

    这个时代讲究出身,讲究履历,讲究是谁的弟子!

    刘璋也是有私心的,他想能不能收几个文臣武将。

    世家弟子收不了,寒门的还不能忽悠几个么!

    想通这些,10岁的刘璋果断出去求学,他瞄准了北海。

    一是可以师从郑玄,混个好的履历。

    二是郑玄确实有几个弟子很有能力,都是寒门出身。

    而且还有刘璋心仪的名将太史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