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刘辟来袭-第2/2页
何咸比不上董卓的财力,却有极为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筑城技术。
宛城大疫之后,何家庄吸收了数千流民。忙时耕种,闲时建设。何咸只需要付出一点点的粮食,就能让这数千人感恩戴德。大疫饥荒之年,活下去都成为一种奢侈。以工赈灾,是中国古往今来皆在使用的好法子,何咸不过是借用一下前人的智慧,多活一些人而已。而何家堡的城郭就是在这个时候建起来的。
木板为框,黄土夯实,浇筑以糯米汤汁,坚固程度堪比水泥。按照何咸原本的想法,上面还应该覆盖一层青砖方能显出高大上的感觉。但是青砖工艺复杂,花费太高。何家庄的砖窑现在全力开工生产的都是黄砖。何咸试着用黄砖搭建了几栋平房,不曾想,却收到了庄内军民的疯狂追捧。产出的黄砖也都用来搭建村民和流民居住的砖房。在何咸看来这些简陋的砖房也就胜在冬季的保温性能好点。
有了房子的流民,在搭建何家堡城墙的时候,简直是不惜性命!有了房子,就是有了家!这个朴素的观念,纵贯汉民族历史两千余年,未曾改变。这是一个即将乱起的时代,就连最底层的流民都已经感受到了这种生命的威胁。现如今,他们有机会留在这个貌似非常安全的城堡里面,没有人想偷懒,没有人敢偷懒。生存,是大于所有一切的基础!
城高二十尺,宽十尺。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就是高约5米,宽约1.5米。虽然比不上洛阳城的10米城墙,却已经不次与郡冶所级别的宛城。城墙之上有城楼、垛口、枪眼,下有券门洞,也就是城门。何家庄几乎是东南西三面围水,北面靠山。所以何咸在设计的时候只在南北方位留下了城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