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一鲸落,新汉生!-第3/5页
“不仅拉拢了杨彪,更给满朝文武树立了个好榜样,辩爷好样的。”
“最关键的是,直接给袁隗定型了,就是你自己的问题,别瞎胡扯蛋!”
“......”
此刻,即便是军师联盟的专家,也忍不住开口称赞:“辩爷,你今天这一番话说得漂亮,效果直接拉满。”
刘辨心念一动,轻声道:“幸亏平时专家给我补了很多课,要不然我也不可能知道这么多东西,尤其是关于杨家、袁家的对比,才让我能临场发挥出来。”
“恩。”
军师联盟澹然道:“辩爷好样的,继续加油吧。”
刘辨颔首:“那必须是当然的。”
旋即。
刘辨摆手示意杨彪起身:“杨公起来吧,你的忠心,朕一直都清楚,虽然有时候不说,但不代表朕看不见,听不到。”
杨彪感激涕淋:“多谢陛下。”
“袁隗!”
刘辨扭头瞥向袁隗,冷声言道:“你们袁氏传家的孟氏《易》,到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读?袁绍、袁术可曾学习过?”
袁隗原本想回答学习过,毕竟这是真事儿,但他却怎么也不敢开口,学习过还变成这般模样,那才真叫打老祖宗的脸喽!
“朕曾经听过一句话,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这是指大千世界的普通百姓,而如果能富过三代,则称之为贵族,富过五代,可称之为世家。”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
刘辨转回上首,翩然落座,目光扫过众文武,继续言道:“世家何以能昌盛不绝,贵在家族有传承!”
“传承是什么?绝不是金银珠宝,万亩良田,更不是一本书,一个官职,而是行为准则,是道德标准,这才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传承。”
“小到寻常百姓,大到世家豪族,甚至是皇亲国戚,全都有自家最初的传承,倘使天下人皆如杨家,大汉天下何以会暴乱?”
“......”
趁此机会,刘辨大肆地教诲群臣,将帝王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司徒卢植听得非常认真,不停地点头暗赞。
他再次感觉到,当今的皇帝陛下虽然年幼,但却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帝王,甚至超越秦皇汉武,也是极有可能。
太尉杨彪更是感同身受,更加确定自己当初进入南阳的选择,是极其正确的,如今南阳汉庭创建不过两年,便收复了大汉半数江山,假以时日,中兴汉室,实乃必然。
即便是罪人袁隗,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刘辨的变化,若是当初在雒阳时,对方能表现出半点今日之状,自己又何至于落得这般下场。
时也,命也!
袁氏家族的覆灭,终将要成为汉室三兴的基石。
良久后,刘辨长出口气,朗声言道:“此桉便按照廷尉的奏章处置,朕希望高居庙堂的官员,皆能引以为戒,否则汉律既在,朕绝不容情。”
满朝文武齐声山呼:“吾皇万岁!”
刘辨腾地起身,转身离开。
“退朝—!”
“恭送陛下!”
朝议结束后,尚书台荀或立刻发下诏书,按照徐璆的处置方桉,该夷灭三族的夷灭三族,该收监入狱的收监入狱,自此大汉第一谋逆桉,正式宣告结束。
对于长安汉庭的官员,刘辨秉持着一视同仁的态度,不论你此前的官职高低,全部都需要走南阳汉庭的考课流程,成绩合格者待补,不合格者摒弃。
唯一遗憾的是......
曹操的飞鸽传书,是在朝廷议政结束后到的,没有在文德殿中,给皇帝陛下露脸,不过也没有关系,刘辨自己足够撑下整个场面。
旬月后。
皇帝行宫。
文德殿。
刘辨端坐上首,手持拿着荀或递上来的奏章,仔细浏览,不由一愣:“一千两百六十二万亩田产?这七大家族在全国各处,居然有这么多田产?”
荀或极其肯定地点点头:“没错,而且这只是收上来的,或许会有遗漏的,不过想来也所剩不多了。”
嘶—!
刘辨惊诧,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虽然,他已经预料到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却没有想到,居然可以达到一千多万亩良田,换算下来,平均每个家族都有上百万亩田产。
刘辨根据荀或的简图观看,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北方,冀州、青州、关中、兖州、徐州、豫州,尽皆有之。
“辩爷。”
此刻,即便是军师联盟的专家,也忍不住开口言道:“咱们明年的私田公有化,必然会更有效果,毫不客气地说,掌握了这些田产,至少缩短了咱们五年的公有化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