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荆襄百姓要救,但决不可肥了世家!-第3/5页



韩嵩舒口气:“跟陛下比起来,我韩嵩又算得了什么,私自效仿稻田鱼不说,还惹出祸,最终却要朝廷来帮忙解决,陛下才是真正的仁义之主。”

“对于陛下而言。”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轻声道:“这普天之下,尽皆王土,荆州的子民,亦是我大汉的子民,自然要救。”

“虽然......”

不管怎样,荀彧总是要提一嘴的:“刘表接受了长安的州牧位置,但他始终没有进攻我南阳,总算是没有把陛下的底线突破。”

“希望这一次,陛下的仁义之举可以让他意识到,长安汉庭终究不过是废帝另立,绝非正统,我主陛下才是真正的汉室帝王。”

韩嵩当即欠身拱手:“文若放心,在下始终都是支持陛下的,而且在荆州内部,同样有一些人是支持陛下的。”

这一点,荀彧又岂能不知,支持皇帝陛下的,大部分都是荆襄的寒门,他们羡慕南阳的政策,尤其是皇帝陛下以考课取士的办法,更是让他们大为振奋。

而那些不支持南阳皇帝陛下的士族,大都是蔡瑁这样的大地主阶级,毕竟一旦皇权延伸到荆州,只怕他们会是下一个邓家。

私田公有化?

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损害大地主阶级的利益,但有战略眼光的世家,却可以一眼戳破其平衡背后的隐患。

从此以后,他们失去了对耕田的处置权,只有分润权,而皇帝陛下想要将其踢出世家圈层,仅仅只需要花点钱,便能办到。

如此一来,世家的命脉便彻底掌握在了皇帝手中,今生今世只能听从皇帝陛下的号令,彻底失去了自主权。

荀彧懒得继续深究,便摆手言道:“德高啊,你还是坐下吧,等枣祗来了,咱们再行商议策略,你这样焦急,又有何用?”

“好。”

韩嵩点点头,转于一旁落座,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既然皇帝陛下开了金口,此事自然可以解决,我相信陛下!”

与此同时。

城外一辆马车上,郭嘉、枣祗面对而坐。

枣祗皱着眉,不由好奇:“奉孝,可是发生何事了吗?我还得抓紧时间寻找野败呢,可没时间浪费。”

“放心。”

郭嘉面带着微笑,轻声言道:“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荆州、扬州效仿咱们的稻田鱼生态养殖,可能出了点问题,导致鱼苗大量死亡,需要咱们帮忙。”

“啊?”

枣祗顿时一个愣怔:“这......这怎么可能?咱们南阳可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啊,他们怎么会有鱼苗死亡呢?”

“谁能知道。”

郭嘉浑不在意这点事情,而是紧盯着枣祗,轻声道:“子敬,陛下肯定是要帮助荆州百姓的,毕竟他们全都是大汉的子民。”

“不过你也清楚,荆州的士族对于陛下有些抵触,咱们早晚之间,必有一战,而且目前造船厂已经修建,孙将军正在训练水军,证明战事将近。”

“咱们若在此时帮助荆州渡过难关,就等于是在给陛下找麻烦,让自家的将士面临巨大的危险,如此绝非陛下本意。”

嘶—!

枣祗惊诧,皱眉问道:“奉孝,你这是何意?”

郭嘉摇了摇头,双目炯炯地凝视着枣祗:“错!非是我之本意,而是陛下本意,荆州百姓必须要救,这是陛下的责任,但也绝对不能救的太彻底,否则便是利敌损己。”

“啊?”

枣祗心神巨震。

这样的话,传到他的耳朵里,总感觉有些骇人听闻:“奉孝,你确定这是陛下的意思?”

郭嘉当然不能明说,他长出口气,轻声道:“子敬,有些事情你得揣测陛下的真实想法,咱们不能给陛下找麻烦。”

“在文德殿,我向陛下汇报此事时,陛下沉默了许久,面色阴晴不定,明显是在纠结,但最终陛下还是决定要救百姓。”

“当然!”

郭嘉强调道:“这是陛下胸怀天下,大仁大义使然,但实际情况是,朝廷早晚与刘表有一战,咱们绝不能养虎为患。”

“你此番入尚书台,文若一定会让你调集一部分人马,随韩嵩进入荆州,此事交给你的副手韩浩,再派二十余人追随即可。”

“调查原因、组织安排,解决问题以后,最终肯定还得派人留守,而在这个时候,你们则要多多宣传陛下的仁德,宣传南阳汉庭的好,为陛下争取民心。”

“子敬!”

郭嘉双目炯炯地打量着对方:“陛下曾经不止一次说过,荆襄、扬州,乃是我大汉的粮仓重地,必须要死死攥在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