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曹孟德,你有何本事,能得弘农王青睐!-第2/5页



无须李傕的调度,众将士便投入了有序的攻势中。

此刻。

邙山山腰。

即便是刘辨本人,也不由地为之惊叹:“西凉骁骑果然厉害,能在短时间内恢复镇定,且目标明确,反击迅勐,确非常人能及。”

“是啊。”

荀或深吸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轻点头道:“董卓帐下的兵马实战经验非常丰富,何况还是李傕、郭汜这样的悍将。”

“不过很可惜......”

话锋一转,荀或自信满满道:“他们兵力有限,又有断桥之祸的影响,绝不可能如往常一样作战,不过是困兽之斗罢了。”

“只要李旻、徐璆能守住北岸,待张辽、邓芝、韩当从后方袭来,前后夹击之下,西凉骁骑便是再强悍,亦是必败无疑!”

刘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没错!败局已定,贼子无力回天。”

此刻,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李傕、郭汜的确堪称将才,这一仗让专家见识到了他们的统帅之才。”

“接下来,专家会根据其具体表现,重新对人物进行剖析,争取做出最公正客观的评价,没有立场之分的评价。”

刘辨心念一动:“李傕、郭汜的确厉害,即便作为对手的我,心理多少也有些佩服他们,能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反击,实属罕见。”

文字性的史料是稀少的,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它多少会带有一些着书者的主观意识,由此会产生非客观的评价。

但在直播间,专家对于任何一个对手的分析,全部取材于史料,验证在战场,最终得出最为公平、公正的评价。

此一战,是真正颠覆且重塑了,专家对于李傕、郭汜的认知。

而从他们俩人此战的表现,更能侧面推测出,董卓嫡系部队的实际战斗力,甚至能联想到董卓前期在凉州,是凭怎样的实力,无限风光。

*****

雒阳城。

墙倒屋塌,一片废墟。

虽然,张辽还能从废墟中,临摹出当年雒阳的繁盛,可这两下相较,却更让他怒火冲天,恨不得将西凉贼子,斩尽杀绝。

强压着内心的怒火,张辽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不影响接下来的指挥战斗。

原本,巷战乃是步兵的优势,可以借助复杂的地形条件,如巷道、房屋、窗户等,展开对西凉骁骑的伏杀。

可如今......

成片的废墟,更像是稍有起伏的丘陵。

这对于骑兵作战而言,实际上更有优势,不仅视野非常广阔,甚至减少了遭遇伏击的可能性,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驰骋。

如果韩当在此,完全可以率领骑兵,展开一场以骑制骑,且占据绝对优势的战斗,但如今韩当仍在东门,短时间内,只能靠张辽自己,苦苦支撑。

“该死!”

凝望着从不远处杀来的骑兵,张辽暗自嚼碎一声。

虽然,对方的兵力不多,只有数百骑,但张辽依旧不能硬拼,否则损伤会非常巨大。

他依据对方疾驰飞奔的路线,迅速作出决断:

“张振!”

“将军放心,交给末将。”

不等张辽开口下令,张振便疾步冲出,厉声呼喊:“弟兄们,随我来,依托有利地形,结阵迎敌!”

张振乃是张辽的老部下。

从在并州时,便一直跟随张辽。

对于张辽的每一个决策,他都能心领神会。

步制骑的打法,这一路上经历了太多,张振精于此道,自然不必赘言。

当下,张振便率领本部兵马,直扑骑兵赶来的方向。

他双目扫过两侧废墟。

中间是宽敞路面,两侧是商铺废墟,有一定的高低落差,非常适合阻击。

“就在这儿!”

不由分说,张振当机立断,铿锵下令,手中战矛高举。

跟着,身后涌出大量的盾牌兵,在其前方列阵,瞬息之间,一道简易的盾阵防线,便呈现出来,且迅速向两侧延伸。

对于张振的选址,张辽极其满意。

与此同时,他继续下令:

“邓展!”

“在。”

“你且率领弓弩手,居于其后,择机提供弓弩支援,压制骑兵冲锋。”

“诺。”

“牛勇!”

“在。”

“你我各领一军,从左右两翼迂回,以最快的速度,辗转至其后方。”

“诺。”

正当张辽引兵开始迂回时。

李应率领的骑兵,即将杀到盾阵跟前。

虽然,西凉骁骑在此次战斗中,吃过不少亏,但以目前张振麾下的兵力,想要拦住骑兵的冲锋,在李应眼里根本就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