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文学梦破灭-第2/2页





    其实,以英文这种形式记录,有时很违心,也很糟糕,一些真实的感受,很难表达出来,详细的记录下来。这都是应试教育的悲哀,也是杨明辉本人的悲哀,许多青春萌动的想法,一旦时过境迁,怎么都不再感同身受了。

    就像许多人一样,在别人面前是爱情高手,自已一遇到事就藕断丝连了。杨明辉知道矛盾还在,问题没有解决,只是时间问题。但他又害怕面对,首先他要和马老师进行一次文学发展前景的畅谈,看有坚持的必要没?一下子让他放下来,心里总是难以割舍。作为吴中语文组的权威,马老师的一句话,就像医生对病人下达的“判决书”,抽烟虽然不致命,但必须禁止。有些话是说给自己让别人听得,有些话是别人说出来断自己的念想的。

    令杨明辉震惊的是,马振华老师仅表述了一个事实,就彻底击破了他美好的梦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那个下午短短一个小时的畅谈,把杨明辉和他的心境带到了无比荒凉之地,同时也无不影响着他和小雪感情命运的走向。

    马振华老师头发花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他就像一面旗帜,在激流湍急的教改中,扛起了为人教师的职业丰碑。在人人都挤破脑袋跳出教师队伍或被高薪诱惑另寻高就的当下,马老师固守着这块贫瘠阵地,以“老傻”自嘲,默默地耕耘播种。他的最大乐趣是对语文教学方法精益求精的追求,是与同学们一起分析高考作文写作技巧,是看着自己的拙见见诸报端,是批阅时发现一篇不错的作文,是为迷茫的文学爱好者指点迷津……

    这是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教办里一老一少开启了“隆中对”,纵谈天下文学大势。

    “……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文学也不例外。老师拙见见诸报端,那点儿稿费,只是业余爱好的附带物,其背后的辛酸想必你也有感受……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清心寡欲,才可能取得一些建树……现在出书者不一定是作家,作家不一定出得起书,出书是要掏钱的,没有稿费,是要自费处理一定数量的书……”马老师滔滔不绝,揭露当下社会的客观存在。

    但对杨明辉来说,这个真相来的太突然,反差太大了,简直是晴天一声霹雳,一下子激醒了天真的杨明辉。原来,靠写作来养活自己是多么幼稚的想法,靠挣稿费带给小雪幸福是多么的不现实,靠写几篇文章充大作家是多么的滑稽可笑……马老师后面说了什么已不重要,杨明辉只知道走出教办时后背寒意阵阵,心里死灰一片,绝望至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