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全程》风波(一)-第2/2页





    小雪听后,娇红着脸,心里直骂明辉“贫”。

    其时已进入十一月中旬,今年的雪花似乎比去年少了许多,寒风一阵一阵吹过,杨明辉的心里却温暖如春。小雪就像这个冬天的一缕阳光,直直地照他心底,比起去年雪的多情与忧伤,此刻时光在平淡中流逝,偶尔击起的浪花别有一番情愫。

    周四下午自习课,老班在教室里转了两圈,站到讲台上,声音细长慢悠悠地说:“为巩固课堂知识,夯实基础,经学校多方考察,给大家订了语数外三科《全程同步训练》,价款合计105元,书马上回来了,下周二前交班长处。”

    下面立马“轰”一声砸开了。“怎么那么贵呀?”“我们不需要,自己看书学习就够了。”“怎么提前不征求我们意见呢?这不是强买强卖吗?”“……”

    老班听见同学们意见很大,还是忍不住说:“这都是为大家好,学习就像种地,你没有工具怎么播种?”

    同学们还是一片哗然,对老班的观点不以为然。老班听着,心里极不舒服,阴阳怪气地说:“有人不想要了,在班长那儿登记一下,也不强人所难。”说完愤愤地走出教室。

    105元,确实不是个小数目。当老班看到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不想要书时,脸色气得青紫,对班长厉声道:“传我的话,预科班是一个整体,每人必须买一套,要不成甚体统了?”

    周一早上,就有爆炸新闻传遍高二级每个人耳朵里。原来有人特意在教育书店留意过,同版本的一套复习资料仅卖70元,而学校却要收取105元,这不是赤裸裸的剥削吗?

    “剥削”这个词刚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走出来,就给一群热血青年上了丰满深刻残酷的一课。“有剥削的地方就有压迫,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马克思的这条理论指导着杨明辉等人的实践行动。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风波即将上演。

    高二级四个班互相策应,一方面对买书的同学冷嘲热讽,另一方面结成抵制同盟,坚决要求学校给个合理说法。几个县城长大的同学如王小龙、赵大成如红卫兵般穿梭于各班搞串联,杨明辉、薛耀峰、任小伟等毕竟农村进城,底气不足,只是跟着当啦啦队。

    四个老班依旧带领铁杆队伍抱着书进了教室,面容和善地说:“大家要相信学校,俗话说一文价钱一文货,外面书店卖的肯定是盗版,质量肯定没有学校的好与正规。再说学习是咬文爵字的,出现错别字必然影响理解与判断,不要因小失大,影响了高考,那是成千古恨的呀!”

    老班一席话说完,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她看到一张张紧绷的面孔逐渐缓和下来,知道刚才的话起到了作用,于是继续趁热打铁,说:“大家的心情我理解,有些同学家庭困难难以负担,但大家要放远目光,不要计较眼前得失,困难只是暂时的,高考才是最终的目标。”

    宋班长、梁祖恩很受用地使劲点着头,成为第一批踊跃领书的人。杨明辉静坐不动,毕竟还有近三分之二的人没有领书,他知道戏还没完,精彩的部分在后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