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流星雨-第2/3页
对杨明辉来说,对杨柳青家豪华气派的装饰惊叹之余,更是对巧云的出现出乎意外。从贾思海的笔记本到上次公交车上的匆匆一瞥,再到此时近距离接触交流,也算一种缘分吧。小雪俨然和巧云很熟,说话自然随意,在房子里穿来穿去,未有一点儿拘谨。
杨明辉和小勇安稳地坐小雪和杨柳青身后,望着窗外绿茵茵的草坪,静静地听着黑白键流出来的音符。乐曲是2001年最流行的《流星雨》,虽然流出的只是高低缓急的一个个音符,但歌词却清晰感人:
温柔的星空/应该让你感动/我再你身旁为你布置一片天空
……
牵你手/跟着我走/风再大又怎样/你有了我/再也不会迷路方向/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让你的泪落在我肩膀/要你相信我的爱只肯为你勇敢/你会看见幸福的所在
小雪和杨柳青不时为某个音符效果深入交流着,杨明辉却想着杉菜与F4之间的爱恨情仇,真为一介平凡女子的杉菜的勇气倾佩不已。想想他和小雪,小勇与杨柳青,不正是现实版的杉菜与F4吗?星空温柔,有流星雨落下,如果没有爱的勇气,会有幸福的所在吗?小雪的笑声如铜铃般清脆,这是应该属于她的灿烂,那么甜美,那么天真。
晚饭快开的时候,杨建业推门而入,带着一身酒气。杨明辉等人起身问好,杨建业微点着头,背靠沙发,闭目养神,不知在思考着什么。杨明辉看了一眼小勇,没作声,俩人静静地坐着,觉得特沉闷压抑。
杨柳青赶忙端了杯白开水出来,巧云嗔怨的声音传出:“怎么又喝酒了?工作是公家的,身子是自己的,这样迟早会出问题的。”
杨建业摆着手,无奈地说:“理我知道,没办法呀!”
杨柳青拉着小雪等进了房子,说:“别害怕,我爸人挺好的,现在中专招生不比以前,工作压力大,经常喝酒拉关系,醉酒回家常有的事。”
杨明辉等人似懂非懂地点着头,放低了说话的声音,竟别有一番味道。
晚饭快吃完的时候,杨建业酒醒的差不多了,来到饭桌前。这是一个天庭饱满,面色红润,很有气场的中年男人。就那么一坐,杨明辉瞥见小勇的手臂微抖着。一碗小米稀饭下肚后,杨建业摸着肚皮长舒着气,打量着明辉等人。杨柳青依次介绍着,末了说:“爸,再喝点儿稀饭。”
杨建业摆了下手,指着小雪,问:“你叫小雪,什么时候进的校?”
毕竟是校领导,平时台上台下的距离也没什么感觉,这会儿如此近距离面对,不禁有几分紧张,听到问话,毕恭毕敬地道:“去年进校的,今年中二了。”
“去年什么时候?”
“10月末,好像是最后一批吧。”
“噢。”杨建业低声应着,若有所思。
去年10月有个林校的朋友托他补发了一个录取通知书,招录那个学生叫小雪,吴县的。这事之所以记忆犹新,是因为那是他招生办主任生涯最后的一顿晚餐。时隔一年,市场风向标来了180度大转弯,曾经的辉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校招生办主任这个曾经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洋芋,谁都看着头疼,毕竟中专院校的已是“落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走出去,开拓性的招生已成常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态。
2001年招生工作还在进行中,发出去的通知书较以往翻倍增加,前来报到学生数量的期望一降再降。今年除了主动到全市各大中学宣传外,还在每个中学授权一个招录咨询受理点,特惠政策为每招录一人奖励300元。这不是玉林师范的发明,全省各大中专院校被高校扩招猛然击醒,在生源就是收入的硬道理下,变着法子增加招生竞争力。招生返点奖励、普惠奖学金、贫困生源资助、就业前景展望等,曾几何时,教育这片净土充斥着各种商业营销气息,教育不再以教书育人为本,而向保生存逐效益看齐。
在瞬息万变的教育产业化浪潮中,招生办主任未卜先知,不只以灵敏的嗅觉感知市场风向标,更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成为弄潮儿。当得知小勇和杨明辉都是走的大学之路,杨建业除了赞许之外,心生几分愧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