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羡慕不来



  “萧总,我们的的产量,得想办法尽快提起来,要不然积累的订单太多了。”



  一大早,郑志华就兴高采烈的来到了萧辉的办公室。



  原本对独立特行的定位有点担心的他,现在是彻底的放宽心了。



  这几天,他基本上每天都在4S店一线待着,甚至还亲自接待了几个客户。



  对于南山汽车各车型的销售情况,他有着最直观的认识。



  “这车型从生产线下来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日产量爬到设定的产量,至少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哪能随便提升呢?”



  萧辉现在也不算是汽车行业的新人了。



  这生产汽车跟其他的产品不一样。



  可不是一口气就可以把产量提高到日产几百台,甚至是上千台的。



  这里面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事情。



  不说几百家供应商的零部件的生产也需要爬坡的过程,就是南山汽车自己的员工,熟悉这个车型的生产和生产线的节拍也是需要时间的。



  正常来说,刚开始一个星期,每天生产都是不超过一百台。



  然后慢慢的加上去,让大家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但是现在看郑志华的想法,那是恨不得一下就把目标产量提高到计划的400台。



  “从目前初步汇总上来的销售数据,单单南山N8的销售订单,现在就已经有超过一万个了。



  按照现在的生产节奏,有些人一个月以后都没有办法提车,这肯定是不行的啊。”



  郑志华知道消费者的等待耐心是有限的。



  特别是购买N8这种级别的消费者,手中普遍都是不差钱的。



  要是你让我等的时间太长了,那我就选择其他车型了。



  当然了,那是有其他车型可以选择的情况下。



  “这么快就有一万辆车的订单啦?”



  虽然萧辉很看好N8的前途,但是在2007年的时候,就有那么好的销售数据,他还是非常诧异的。



  毕竟,虽然前段时间同时搞得5款车型都有日销一万台的报价条件。



  但是N8这款车,内部准备其实是按照年销售10万台的目标来设定的。



  换句话说,如果要突然把月产量增加到两万台,还真不是一句话就能完成的事情。



  有些公司可能要直接再投资一条生产线才可以。



  毕竟,汽车生产线的节拍也好,零件的生产节拍也好,都是有定数的。



  就比如铸造铝车轮的生产线,你铸造一个轮子需要的时间是固定的。



  一旦产量超过一定的数据,那么久只能是新开模具或者生产线才能满足要求。



  而新开模具,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



  指不定这个增产的时间,跟从新推出一款新车的日程也是差不到哪里去了。



  “是的,按照我们销售部的测算,这个月N8的订单数量肯定可以突破两万台,但是我们顶多只能交付8000台的订单出去。



  到时候不断的积累,可能N8的交车时间需要等到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



  郑志华很是担心。



  车辆热销,自然是好事。



  但是交车时间太长,这是销售部绝对不想看到的场景。



  很多订单就是在等待之中流逝的。



  毕竟,大部分的人只是交了一个定金,并没有付全款。



  哪怕是付出了全款,人家也是可以申请退钱的。



  “你去跟王富贵和皮伟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才能把产量提升上去咯。



  不过销售部也要做好准备,短时间内肯定是没有办法那么快的提升产量的。



  特别是5.7L的发动机,这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产品,不管是技术熟练程度还是生产节拍,都没有办法那么容易提上去的。”



  南山N8作为目前公司最顶级的车型,里面自然是集中采用了许多的新技术。



  而新技术的使用,往往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会变得更加困难。



  “萧总,我觉得汉州工厂和明州工厂第二条产线的修建,也可以考虑开始启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