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失望的同行-第2/3页





        但是总部那边不愿意把一半的利润拿出来跟南城汽车集团分享。”

        陈亮的答案让高磊有点失望。

        “按照华夏现在的政策,南城集团至少要控股50%合资公司的股份,才能使用他们的生产资质。

        这种情况下总部的人会同意才怪呢。”

        “其实我觉得总部的人有点太死板了。哪怕是南城汽车占据了50%的股份,也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分享到50%的利润。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提成费、进口零部件的费用、支援人员的费用、设备导入的费用等各种费用将合资公司的利润转移到高卢国。”

        陈亮虽然是华夏人,不过他是从高卢国留学回来的人员。

        在他心中,显然是高卢雷雷集团的利益最重要。

        这些香蕉人,很了解华夏市场的情况,但是心中却是为了自己的绩效在拼命的维护外资的利益。

        所以欧美那边的企业,在华夏的时候往往都是敢放开手把公司交给华夏人去经营。

        当然了,这些华夏人大多数都有对应国家的留学经历。

        这方面,东洋人就非常保守。

        华夏的纯东洋企业里头,是不可能看到一个华夏人担任总经理的。

        甚至从总经理到关键岗位的部长,全部都是东洋人。

        但是纯欧美企业里头,却是有不少都是完全由华夏人在运营。

        有些哪怕总经理是欧美人,下面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却都是华夏人。

        这方面欧美公司确实看的比较开。

        “话是这么说,不过其他公司基本上都是独资的,如果我们因为生产资质的问题开了合资的先河,那么很可能有华夏人会故意使用这一招来逼迫其他的同行。

        到时候我们就变成罪人了。”

        高磊看问题的角度,显然跟陈亮还是有所不同的。

        外资巨头们好不容易把华夏的汽车市场给彻底打开,甚至是占领了。

        要是因为雷雷集团把这个事情给坏了,那么雷雷集团在国际上的处境肯定不妙的。

        “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们就只能考虑收购一家华夏本土的汽车企业来获得生产资质了。

        这正是华夏人希望看到的场景。”

        ……

        本本汽车南城工厂的技术中心。

        一帮人正在参观着一家被拆的四分五裂的国货之光。

        很是关注成本的东洋人,对于同处一城的南山汽车生产的国货之光,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