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再不打款就断供了-第2/3页





        “除了博士和米其轮胎之外,采埃集团和电壮集团等十几家供应商也都提出了类似的述求。

        萧总,其实我觉得实在不行的话,把公司卖了,也不是不能接受,我们都理解公司的处境。”

        王富贵瞥了一眼萧辉,看他没有要生气的样子,便接着发表自己的观点。

        “眼下我们只是现金流紧张,但是除了零部件的货款,我们并没有什么其他的负债。

        昨天改革委的主任过来视察的时候,可是明确的说过了,如果今年我们的汽车销量不到一万台,就要注销我们的生产资质。”

        “趁着现在我们的生产资质还能卖个两三亿,我觉得趁早出手的好。”

        王富贵是看着萧辉长大的,要不然肯定不敢说出这样子的话出来。

        萧父早年依靠贸易起家,九十年代的时候一度是北极熊最大的贸易商,很是挣了不少钱。

        不知道被谁“实业救国”的话给忽悠了,九十年代末,萧父一口气就把自己的所有身家都投入到了汽车产业里头。

        刚刚成立的南山汽车有限公司,居然就按照年产三十万的产能修建了当时颇为先进的工厂。

        并且推出的车型都是走中高端路线,想要成为华夏的奔奔和宝宝。

        结果可想而知……

        这个世界的汽车产业发展跟萧辉前世经历的很不一样。

        华夏的汽车产业政策更是完全不同。

        没有外资企业在华夏投资,股份不能超过50%的规定。

        对于各项汽车相关的法规也很不同。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除了汽车产业之外的其他地方倒是跟前世2005年的情况大同小异。

        这几年,华夏觉得国内汽车品牌太多了,想要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开始压缩汽车企业的数量。

        对于年产量低于一万台的汽车公司,生产资质将会被核销。

        一方面限制新企业获得生产资质,一方面核销旧企业的资质,这导致生产资质这个东西的价值变得高昂起来。

        “当初他们拉父亲来南城投资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啊。怎么?看我们今年的销量不行,就开始变脸了啊?”

        “萧总,规则是他们制定的,我们只能去适应。”

        “行了,情况我知道了,你让财务部长进来吧。”

        萧辉心中非常不爽,但是他也知道这事不怪王富贵。

        但是他现在却是不想跟王富贵继续说什么了。

        办公室后面还有好几个部长等着跟自己见面呢。

        “萧总,那博士和米其轮胎他们的货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