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如何在半导体行业做到弯道超车(7K大章,求订阅~)-第4/5页





  “所以父亲您之前没有同意楚欢的资金进入我们集团,其实并不是要拒绝楚欢的资金,只是要去权衡各方面的势力,同时也要给楚欢一种危机感,告诉他,我们并不是只有他一个合作方,到时候楚欢的危机感有了,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在这个项目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了!?”

  李秉哲欣慰的点了点头,讲道:“没错,现在整个亚洲商界,几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楚欢的手中一定掌握着大量的现金,如果有这笔现金的进入,我们就可以去掉其他各方势力的在这个项目中的话语权,相对应的,我们自身的话语权就更重了!”

  .

  “老狐狸啊!”

  坐在车内准备去见郑梦九的楚欢,此时也是无奈的吐槽着李秉哲。

  李健熙能够看出来的问题,楚欢自然也是看出来了,对方这就是在打压自己,想要让自己拿出更多的现金出来,却拥有最小的话语权。

  “看来,还是要给这个老狐狸添一点料啊,得让他知道可不是他能够看的这么远!”

  楚欢默默的想着,现在李秉哲之所以敢这样做,其实就是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如果是想要进入这个行业,那么就必须要借助他们三星才行,毕竟此时的北美,曰本已经形成规模了。

  自己再想要进入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想要给对方加点料,那么就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是给他增加竞争对手,让对方明白自己不是唯一。”

  说到这里,楚欢想到了台岛的那位,对方现在应该还在德州仪器呢。

  “另外的办法就是要让对方明白,自己并不是非要进入这个行业,反正这个行业前期也是一个无比烧钱的行业,就算是三星成功的跟上北美与曰本的脚步,他们的体量能够经得起这场烧钱大战吗?”

  实际上三星确实是挺过去了。

  虽然楚欢是今天才跟李秉哲说起半导体的事情,但实际上,李秉哲一直都对这个行业有着关注,不管是去曰本取经,还是去北美调研,其实都是李秉哲在为自己下正式带领三星转型的决心。

  实际上,在1974年的时候,李秉哲就买下了南韩的半导体公司。

  随后李秉哲终于在多次考察之后,在1983年的时候,正式决定进入半导体行业,当时李秉哲为了获得成功,先后50多次前往硅谷,引进技术和人才,倾注巨大的努力和投资,但事情的难度比他想像的还要高,年复一年,他所得到的都是不断的亏损。

  但这并不能阻碍李秉哲想要做半导体的想法,同年三星在京畿道器兴建立第一个半导体工厂,正式向内存宣战。

  但内存行业是一个非常奇葩的行业,它和化工品一样,是重资产、强周期,价格大起大落,涨起来数钱数到手软,跌起来连自己都想砍。

  好处是,一旦熬过衰退期,你就是号令天下的老大。

  在这个行业混,策略也几乎只有一个,要么拿钱砸死对手,要么被对手拿钱砸死。

  英特尔是这个行业最早的玩家,1970年就将DRAM投入大规模应用,四年后横扫80%的市场。之后,曰本人异军突起,击败了英特尔。

  三星作为作为毫无市场地位的后来者,只能忍辱负重,从人才到技术,一步一步往上打。做学生是要付出代价的,从别人碗里夺食,围追堵截,短路封杀也都是家常便饭。

  三星的代价付了一波又一波,也被对手一轮接一轮的吊打,风吹雨打,风雨飘摇中,李秉哲越挫越勇,咬定青山不放松。

  即便这样,前路也依然是坎坷。

  先是技术难关难过,1983年,三星开发64K  DRAM时,关键技术整整落后曰本5年,到256K时,与曰本相差2年;1M时,还落后1年。

  再是好不容易突破技术封锁,又遭遇到了行业的第一次衰退,1984年,三星刚推出64K  DRAM,内存价格就暴跌,从每片4美元雪崩至每片30美分,而三星的成本是每片1.3美元,换句话说,每生产1片亏损1美元。

  在此期间,三星人受尽曰本嘲辱。但他们并没有理会,卧薪尝胆,聚精会神,埋头苦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