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扩张,扩张(7K大章,求订阅~)-第3/6页
还有在商人银行上的布局,这一点也是落后汇丰与渣打。
另外,实际上要说此时甲库在银行业的布局,其实已经强过很多银行了,甚至是超过了一些老牌的商业银行,但他的背后是甲库,这就不够了。
汇丰都已经开始在布局他们在欧洲的战略基地了,而现在阿尔德商业银行却还没有进入欧洲的银行业,这在我看来是十分不合格的.......」
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杜辉廉,楚欢明白自己这次是找对人了,正如杜辉廉所想的那样,楚欢这次亲自来见杜辉廉,实际上就是想要将其招入麾下,现在的这场见面,也可以说是对杜辉廉的一次面试。
而杜辉廉所讲的保险业务,实际上也是楚欢一直在考虑的事情。
在曰占时期,香江的保险业务可以说是停滞的,一直等到战后,香江的保险业务才可以说是恢复发展。
这一时期,由于转口贸易空前蓬勃,带动了保险业的发展,不少新保险公司陆续在香江开业。
49年前后,英美资本的保险公司纷纷将原来设在大陆的机构撤退到香江,以香江作为向亚太区扩展业务的地区总部。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香江经济走上工业化道路,人口急速增长,保险业显得更加重要,并日趋多元化,集团化和国际化。
这一阶段,香江保险业已从战前的代理业务,转变为各个保险集团在港自设公司为主。
到了70年代,香江经济繁荣,为保险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当时,港府对保险业甚少监管,一家保险公司只需办理商业登记并向公司注册处缴付注册费即可营业。
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银行、财务公司甚至商行,地产公司都附设保险公司。
在今年,全香江大概有300多家保险公司,其中有一半属于外资公司,而这一时期,香江保险业中又以人寿保险的发展最为迅速。
逼近以前的火灾,汽车,意外以及海上保险四大险种。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香江港府根据香江混乱的保险业开始制定各种规则,先是在1978年,港府通过新条例,规定新注册保险公司最低资本额为500万港币,到了1983年的时候港府又再次修订《香江保险公司条例》,规定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额,一般保险业或人寿保险业务的各为500万港币,同时经营一般保险和寿险的则为1000万港币,经营法定保险业务的为1000万港币。
这些条例,也让一些实力不够的保险公司纷纷关闭。
「说说香江现在的保险业!」楚欢对杜辉廉讲道。
杜辉廉点头,道:「现如今香江的保险业虽然公司繁多,但实际上还是以外资保险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又以英资,美资为主,我们公司之前调查过,现如今在香江的英资保险公司有50家左右,美资保险公司有30家左右,其次是曰本,澳洲,新西兰的公司。
美资保险公司中,实力最雄厚的是美亚和北美海外两家保险公司,尤其是美亚,代理了10家海外和8家本地保险公司。
英资保险公司中,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则是谏当保险与于仁保险,其中谏当保险的优势是他们的海外业务,而于仁保险则是专注香江与亚洲的业务,只能说双方是各有优势!」
楚欢继续问道:「如果阿尔德商业银行香江分行与东亚银行想要推动自己的保险业务的话,那么他们是应该创办自己的保险公司呢,还是直接收购香江已有的保险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