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开始布局香江的银行业(7K大章,求订阅-第4/7页
不过这两条线是分开执行的,虽说今年香江港府会放开对海外银行的限制,但香江本土依然没有解禁对银行牌照申请的禁止,所以楚欢如果想要再在香江拥有一家银行,那么就只能是行收购的手段了。
楚欢知道,很多港文写手,都会将这一目标盯在渣打银行的身上,但实际情况是,今年的渣打银行经营还是非常不错的,想要在这个时候收购渣打银行,明显不是什么合适的机会,只能是寻找一家华资银行进行收购了。
在香江的开业银行,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总行在香江,也就是在香江本地注册的银行。
第二类是总行不在香江,即非当地注册的银行在香江设立的分行。
汇丰,恒生这一类的银行,便是第一类银行,渣打,第一波士顿银行等则是归结第二类银行。
另外,在商业上,香江的商业银行又被分为,英资,外资,中资,华资四大类。
香江的英资银行,主要以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为代表。
英资银行在香江银行体系中居于垄断地位。尽管美、日、欧等国际性大银行纷纷来港,银行数远远超过英资银行,但英资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并未动摇。
这两家银行在香江的分支机构,占到了将近40%,同时在这两家银行的存款更是占了香江总存款数的一半。
英资银行在香江全融市场之所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市场活动的中心。
这是因为:一、资历深,都有100多年历史。二、有特权,它们一直受到香江政府的特殊支持,享有发行钞票、代理政府财政、参与其若干金融决策和管理等中央银行的特权。三、善管理,两行不断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四、信用佳,它们在经营活动中始终把信誉放第一位。这几个因素,使它们能立于不衰之地。
正是这些原因保证了他们在香江的金融市场赚到了大钱,同样也在香江历次的挤提风潮中能够做到屹立不倒的原因。
而香江的外资银行,除了在六十年代初的时候,提前进入香江金融市场的那些银行以外,剩下的都将会是在今年进入香江市场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日资银行,日资银行来的虽然晚,但来势汹汹,而欧美的商业银行更多的是在金融创新方面居全港金融业领先地位。
中资银行在香江则拥有近80年的历史,1917年的时候,华国银行就已经在香江设立分行了,战后被老家接管,等到了80年代的时候,这些银行将会组建中银集团,统一管理在港澳地区的中资银行。
这些中资银行包括:华国银行香江分行、华国银行濠江分行、交通银行、粤省银行、新华银行、中南银行、金城银行、国华商业银行、浙省兴业银行、盐业银行香江分行、南洋商业银行,宝生银行、华侨商业银行、集友银行。
同样是到了80年代的时候,中银集团将会成为香江仅次于汇丰的第二大银行集团。
上述的这三类银行,此时楚欢都不适合进行收购,汇丰银行不用想,渣打银行还没有到时机,外资银行今年阿尔德商业银行将会入驻,而楚欢现如今瞄上的实际上也是在这四类银行中,实力最弱的华资银行。
华资银行又被称为香江的本地银行,华资银行的黄金时代是1946年至1964年,当时华资银行虽资本较小,但分支行数量较多,在香江华人尤其是中下阶层和中小企业中,具有相当的影响。
1965年以后,华资银行经受了重重打击而走向衰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