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庞大的电器市场(7K大章,求订阅~)-第2/6页
1943年JVC全名改为曰本音响公司。
1945年JVC全名改为曰本胜利者公司。
直到1953年,JVC由松下电器所有。
1960年,JVC开始发售彩色电视机。
JVC虽然在法律意义上称得上是松下的子公司,但实际上双方并没有太大的隶属关系,曰本财团企业间都是交叉持股的,二十几年后更是互相交叉到财团间的界限已经有些模湖了,光从股权上你可说曰本财团就是一家公司——大曰本株式会社,因为所有财团企业间互相都有股权关系。
而所谓的财团只能靠总经理会、广报委员会这类的组织进行统合管理,而这些组织的成员是时常更换的,有的还脚踏两只甚至多只船,有的企业既属于这个财团又属于那个财团,今天属于这个明天属于那个。
所以松下控股JVC,并不表示双方就一定是合作关系。
在另一个时空,JVC研究出VHS格式的家用录像机的时候,就找过松下,希望能够与松下合作一起生产VHS格式的家用录像机......此时JVC的产能有限,一年的产量也就在两万台左右,而他们的销售渠道更是不及松下的十分之一。
最重要的是,JVC需要有更多的联盟商加入进来,一起生产VHS格式的家用录像机,这才能够对抗索尼的BETA格式的家用录像机。
而现在陈海潮在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在另一个时空JVC在做的事情,只不过陈海潮最先联系的是JVC。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时期,曰本的经济才是整个亚洲的中心点。
战争结束后的曰本,工业设施基本都‘歇菜’了,要啥没啥。
这个时候胖揍了曰本的北美出现了,北美需要在亚洲找一个小弟,而曰本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北美的小弟。
在北美那边拿来了不少贷款的曰本加速自己的经济发展,再加上50年的那场战争,北美的大兵都是在曰本消费的,间接地带动了曰本的经济发展。
在其后,曰本开始了自己的经济腾飞,尤其是汽车,彩电,空调这个曰本六十年代三大件出现以后,更是让曰本的产品在北美站稳脚跟。
不过曰本底盘小,人口少,生产东西的原材料不够,也就是人不够,这也就为其他的亚洲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这种由曰本带头,亚洲其他国家后面跟上的经济模式,也被称为雁型模式。
家用录像机此时属于高档产品,在整个亚洲能够消费得起的,除了曰本,就是香江都差一些。
就拿另一个时空家用录像机刚出来时候的价格来讲,JVC的第一台家用录像机HR-3300,售价高达256000日元,折合美元862美元。
而菲利普斯的第一台家用录像机的价格是1249美元!
这样一台机器的价格,在香江顶得上一个小型物业的首付价格了,怎么可能是普通人消费的起的呢!
所以在初期,家用录像机的销售市场只能是曰本与欧美市场。
当然了,售价高,利润也高,一台家用录像机的利润大概在80%左右,不过像这类电子产品的降价速度肯定也是非常快的。
但不管怎么说,根据楚欢与陈海潮,冯国径的商量,他们现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开在曰本的市场!
有利丰集团的帮助,九州电器已经与松下取得联系,可以借助对方的销售渠道,但建立销售渠道只是第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