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天生我才-第2/4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丝毫损坏发生。书,抬高了我的身价,有事只要一张口,就会一呼百应,鼎力相助。要不,医院也不会那么容易建成。为感谢书的恩惠,也为使其特殊营养源源不断地流入这里,我想自己掏钱征订一些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报刊,谁料行事不密,风声走漏。他们秘密集会,推选海山为头,集资二百余元,作为定书费交到我手。我不好推辞,与牡丹商量,资助二百元,定了半年的报刊,购置些通俗文艺书刊,捐献家中藏书,开了个农家小书屋。青年人大部退出闲散者的队伍,逐渐委身于知识的海洋里。瓜棚豆架下,只剩那些老者在喋喋不休······
半年多的山村生活,我才真正领悟到知识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它,普通人的生活更离不开它。因为,它里面蕴藏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涵养、胆略、勇气······可不是吗?这些生活在山里的奇土村青年,从文学书籍中汲取到人生的真谛,在生活作风及道德品质上,赢得了上辈们的赞誉;从科学书籍中,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捷径。在村委会的支持下,青年人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集资办起“农副产品加工厂”。为表“吃水不忘挖井人”之心,特聘我为名誉厂长,参股管理。条件是不教我参加劳动,只要挂个大名,闲时提个建议,别无他求,实在谢绝不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把原定的五十元的工资降到十五元,我又成了一名编外厂领导,他们美其名曰“参谋长”。
为答谢此番盛情,不白领十五元工资,我只得抽出时间,竭尽全力为厂子效劳。庆幸的是,我这名“参谋长”也起了些特殊作用。林场的所有手续,就要我托人办理,居然是处处顺风,无阻无挡,为厂子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厂子的经营方式是多元化的:河边,修建五处鱼塘,放养鱼苗;村头,修筑围栏,保护天然桃林,兴建果园;开辟河滩荒地,种植药材,培育花木,经营苗圃;盖起厂房,养殖鸡鸭鹅、猪兔羊······农闲时间,男的进山割荆条、割竹子、劈篾片,女的在厂里串竹帘、编笸箩、扎扫把、编竹席。生意火红,收入可观,名声远扬,惹得邻近几个村的青年双眼发红,上门取经,依样画葫芦,兴起办厂热。费,预计费用省下一半,就购置血常规化验及拍片设备,吸氧器械。因为医院离家很近,家中诊所照常营业,生活还是老样子,平静、安逸、美满、和谐!
医院虽说简陋,却有许多大医院比之不及的特点。一、这里风景秀美,环境优雅,没有丝毫噪音,空气清新,阳光充盈,利于患者康复。二、给陪护人员提供住宿,被褥自带;提供灶房,饮食自理,病人既能吃上可口饭菜,又减轻经济负担。三、治疗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基本上做到既不耽搁疾病,又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给药的痛苦,对病人的康复负责到底。四、陪护家属及轻病患者可以到体育场活动身体,寻找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有助于恢复体力及自身康复。五、住院费每天只需一元钱,比住普通旅馆还要便宜,病人没有过重的经济负担。比起污染日益严重的城市医院,无疑是一处绝佳风水宝地。因此,一开张就声名大噪,就连夺金楼卫生院的住院病人,闻讯转来几位,加上本地的,病床都有些紧张······医院的成功,远远超出当初预想,虽然依靠大家的力量,但我毕竟唱主角。父亲,儿相信您得知此讯,定会为儿此举而自豪!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医院开业,我也确实够忙的。病人要关顾,新招的医护人员的培训,上面采访的人要奉陪,还有些杂碎琐事都要我亲自面对,弄的人精疲力尽,无所适从,有点后悔自己不该走这一步路。身处其境,我总算尝到一个创业者的酸甜苦涩滋味。但,成功的甜毕竟远远多出辛劳的苦,勇于进取毕竟是有志者的人生乐趣,既然自命不凡,立志于事业的成功,那么这些微不足道的“苦”又算的了什么?相信,最终将全部会转化成“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