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人才策略-第2/3页





        路漫漫啊!

        柳平暗叹了一口气。

        孔鸿昱很早以前就曾建议过柳平,到江城市中医学院授课,被柳平拒绝了,现在怎么改变想法了呢?

        “柳平,你为什么现在要去学校授课?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改变了想法?”孔鸿昱满眼不解,问道。

        “也不算是改变了想法,是别人提醒我的。”

        柳平笑了笑,耐心解释,“柳氏医院的培训班,虽然能为医院储备人才,但是人总是会老了,再过几年,你们都要退居二线,我想提前培养人才,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我准备在华夏各地建设医院,需要很多医生,不是培训班能解决的。”

        “在华夏各地建医院?”

        郝院长满眼惊讶,脱口问道:“详细说说你的想法。”

        柳平把准备在武威镇、地溪镇和平和村建医院的想法讲了一遍。

        “是好主意,可是难度不小啊。”孔鸿昱感慨道。

        “既然你有想法,说说你的计划。”郝院长不愧是曾经的大学校长和医院院长,头脑清晰。

        “分三步走。”

        柳平开始解释想法。

        首先是依托柳氏医院,培训合格的医生,由师傅鬼手神针和索老亲自带领,在柳氏医院实践半年以上,如果能独自坐诊,可以派到各地担任坐诊医生。

        其次,进入大学授课,借机选择具备医德的学生,待学生毕业后,直接送到柳氏医院培训班,接受实践培训。

        最后,选择二十到三十名孩子,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亲自传授,以十年为期,未来都将是中医的栋梁之才。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

        如果柳平能亲自培养一批孩子,中医的未来,绝对可期。

        “柳平,孩子的年龄有要求吗?”东方俊仪满眼期待。

        “六到十岁,最大不能超过十五岁。”柳平认真回答。

        传承衣钵。

        郝院长三人都明白了柳平的想法。

        孩子的性格还没有定型,教育得当,孩子身上的小问题都可以改掉。

        能得到柳平的真传的孩子,未来都是华夏的名医。

        学习中医是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孩子能坚持的下来吗?

        柳平看到郝院长三人都没有说话,笑了笑,“我准备去孤儿院,孤儿院的孩子都是吃过苦的,性格比较坚韧,我想问题不大。”

        郝院长三人眼睛一亮。

        富贵人家的孩子吃不了苦,孤儿院的孩子不一样,小小年纪,体验过生存的不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