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上午纳新手 下午平民愤-第5/9页
“我想问一下,你在哪里打工,具体做什么的,愿不愿意留下来,到我这调料厂工作?”徐天宇忙插话说,他感觉陈胜是可用之才。
“我当然愿意了,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的,我在南方工厂是做食品包装的,不知在你们厂能干什么?”陈胜激动地说。
“那太好了,我们调料厂也有包装车间,你可以来当车间主任。”徐天宇笑着说。
“让谁来当车间主任呀?”门外一句粗犷的声音传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出现在会议室门口。当老人一脚踏进门里,看到徐天宇时,不禁又惊讶地说,“徐医生,你怎么在这儿?”
“陈大爷,是你。”徐天宇也吃惊地站起来说,其他人也都吃惊地看着这一老一少。
陈胜赶忙介绍说:“这就是我二叔,叫陈有用,具体的事,你们和我二叔谈吧。”他说完,递给陈有用一张凳子。
陆云龙摆摆手说:“陈老伯,你先坐下,看来你和徐天宇认识,那今天的事就好解决了。”
“陈大爷到我诊所去看过病,所以我们就认识了。”徐天宇边说边坐了下来解释说。
“我在徐医生家去过几趟,还住过一晚,我几十年的老胃病,徐医生就四副药就给我治痊愈了,真是神医,我正想着去谢谢你,不想今天在这见到你了,太巧合太高兴了。”陈有用兴奋地说。
“好了,你们等一会再叙旧,先说正事。”陆云龙不耐烦地说,“刚才陈胜把想法都说明了,只是不能提供增加补偿的依据,不知陈老伯可有什么依据?我刚才和镇国土所长联系了,让他来当面介绍土地征收补偿相关政策和标准,看看能否从中找到契合点。”
陈有用想了想,认真地说:“我感觉增不增加补偿已经不重要了,就是每亩地再增加几百元,也无法弥补村民失地的损失。这里既然要建工业园区,必然要有工厂,有工厂就需要工人,把失地农民就地转化成产业工人,这点应作为长期优惠政策固定下来,让村民长期得实惠,这比增加补偿要好得多,你们觉得我说的是否有道理,是否可行?”
“我觉得陈大爷说得有道理,首先在我们调料厂是可行的,刚才已经确定陈胜到我们厂工作了,我现在再表个态,凡是这次因建调料厂被征地的户,每户给一个招工名额,男女不限,年龄60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就行。”徐天宇连忙表态说,他话音刚落,五位村民代表都鼓掌欢迎了。
陈有用边鼓掌边说:“我们要的就是这个,一人打工,全家增收,奔小康才有希望。”
大家正说笑着,陆云龙看到国土所长进来,赶忙说:“张所长,来来来,请到里面坐。”他说着,递过去一张凳子说,“今天让你来,就想让你当面向这几位村民代表,宣传一下这块地征收补偿的政策和标准。”
张所长清了清嗓子说:“这几位我都认识,他们也去所里咨询过,都做过解释了。集体土地征收政策还是那样规定的,征收土地的补偿,包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这块地在征收前属于村委会集体土地,分给村民自营的,地上没有建筑物,也不需要易地安置,所以征收补偿时,只计算了土地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两项,这其中土地补偿费属于村委会集体所有,与村民自营无关,这部分款项已按照规定标准转入村委会账户,至于青苗补偿费,是属于村民的,经核算后每亩800元也已造册发放到户,你们也都该领到手了,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