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巧解新难题 永担新责任-第5/8页





        徐天宇笑笑说:“我的大学老师调到省交通厅任副厅长了,他就是分管全省‘村村通工程’项目实施的,我找到了老师,他已经答应今年下半年在实施安剑县城到瑞福村省道改造工程时,先把瑞福村内的道路都硬化掉,估计近期就有可能过来施工了。”

        肖玉荣更是惊讶地说:“真的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徐天宇点头说:“是真的,是省交通的几位领导当面和我说的,本来今年的计划是没有的,在调整下半年实施计划时,把西部一条年内计划实施,招标后却因征地问题暂时无法施工的项目,调整到北部的,两处工程的规模和造价都一致,所以这边的省道就提前施工了。”

        肖玉荣高兴地说:“太好了,有了路,经济发展就可以大大提速了。”

        两人正说话间,陆云龙领着宋副镇长走了进来,并做了介绍之后,都坐了下来。

        宋副镇长叫宋西平,是本镇人,三十五六岁,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镇政府工作,对全镇情况比较熟悉,担任副镇长之后,主要分管土地城建,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

        肖玉荣首先说明了叫宋副镇长来的意图,她让宋副镇长把全镇的土地利用情况介绍一下。

        宋西平并没有按照肖玉荣的指令去介绍全镇的情况,而是就事论事地说:“徐天宇引进的这个项目,放在瑞福村确实不合适,别说不给供地,就是批准你建,那么你建成了也是一座孤岛,因为那里的基础条件太差,根本不具备办工业的条件。要想把这个项目保留下来,现在最好的选址地点就是我们镇的工业集中区,这可是经过省政府批准的全省十家之一的工业区,一期规划两平方公里,完全能容纳下你那个小工业园,实际上你那只能叫产业园,你们觉得我这个建议怎么样?”

        肖玉荣也是恍然大悟地说:“对呀,这就更方便了,根本就不存在供地难的问题了。天宇,你说呢?”

        陆云龙也插话说:“我也觉得宋镇长这个建议好,就在镇政府的工业集中区,建一座园中园,也省去我们以后再单独建基础设施,比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污,还有污水处理等,天宇老弟,不用犹豫了,就在镇上建吧。”

        徐天宇想了想说:“我想问一下宋镇长,这工业集中区里面的土地是怎么供应的,是租赁,入股,还是征收?”

        宋西平笑了笑说:“这个问题算你问到点子上了,这是进园企业的关键,就是项目必须经过发改部门立项审批,才能考虑进园,工业集中区都是由镇政府征收过来的国有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再转让给入园企业,所以这里的地,都是经过征收才能使用的,根据企业的规模,需要多少就征收多少,你看你们的项目需要多少亩地?”

        徐天宇微微点头问道:“你们镇工业集中区在什么位置,如果征收土地,那地价是多少?”

        宋西平很熟练地说:“就在镇子西面的陈庄村范围内,那里原来是一片荒山,现在已把山地整平了,还修好了‘井’字形的四条主干道路,计划今冬明春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要说地价吗,虽然现在集中区里面还没有企业,但市政府是有明确规定的,一般两年一更新,今年的工业用地出让金是每亩一万块,所有的费用都包括在内了,企业只需要出这些。至于征收啦,补偿啦,安置啦,还有办证什么的,那都是镇政府的事,与企业没有关系,所以企业也不用担心的,你们只要安心把自己的企业办好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